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客家人吃得有根有据


近代,开创民国的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用了大量篇幅讲食,反映出他深悉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说明他把食放在建国的层面上。他指出:「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是表明文明进化之深也。」他又根据国际观察说明:「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然后劝国人记住传统,嘱咐大家:「吾人当保守而勿失,以为人类之师导也。」孙中山是客家人,从小受到「饮德食和」的文化熏陶,使他知道传统的「食智」。长大以后,他又从医学和哲学的审视中,了解到中国的饮茶怎样影响整个伊斯兰文化,以至全世界文明国家,中国的「和」的烹饪美学和修身标准,又怎样可以实现社会上的人伦文理。
    源流、身分和食文化


    有不少电视节目介绍客家菜说:「客家人多住于贫乡山区,所以客家菜以粗糙、油腻和盐腌为主。」并列举盐焗鸡、酿豆腐和炸猪大肠为代表。如果说这是「客家」的一个「侧面」,方便用来娱乐大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用此信息作为「知识」播送,则可能造成误导了。
   《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是一个民族依照人文教化后代的过程,突出传统。所以,谈客家食文化,先要说明客家人的源流与身分。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承传着汉族的全部文化,跟随迁徙而衍生。客家人源于富庶的中原地区,等到宋代南北分治,汉族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南移到长江流域,以秦岭为界;及至清朝,又移向珠江流域。综观历史,中国的发展是由北方的游牧民族把汉族节节赶向南方的过程。迁移有利开发新疆域,同时又因适应新环境而丰富文化。我们的历史特点是,原始而强悍的民族驱赶文明的汉族迁移,甚至长期统治后者。但是,博大包容的汉族文化却以谦和的气度及应变的智慧同化异族,帮助各方的优点体现无遗。所以,中国七千年的历史是一个真正的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
    随着历史的演变,客家先民历经三次迁徙,一在两晋,一在唐未,一在后宋。明朝270年,南方各民族休养生息,随即又由满洲人统治了。于是,不服外族统治的汉人,包括客家人累受追逼,退往粤东,闽西和赣南等处女地。有者更跨海到海南岛和台湾,甚至远走东南亚和南北美洲。这便是乾隆盛世时客家人的第四、五次大迁徙。
    分析上述历史透视,我们知道客家人不是一群逃难者,他们只是跟随历史变化,背负着文化传统,应变和开拓,在新的环境中默默耕耘创造。不论在粤北的山区或中美洲牙买加的小镇,客家人都紧守着自己的文化,即中原文化,勤俭兴家,鼓励子女读书,尊敬祖宗。
    一九九三年世界银行年报提示,二十一世纪将是华人主导的世纪,引起日本人根津清研究客家人的兴趣。他经过调查和考察,于《客家》一书表示他十分佩服客家人的「强劲、进取,以及在逆境中愈挫愈勇的韧力」,称誉他们是「最强的华侨」。为甚么会这样呢?最大的造因可能是客家人紧守文化传统,重视读书,体现出儒家文化中的乐天知命和讲求实际的精神。他们是敏锐的解难者(problem solver)。简言之,客家人是华夏文化的积极继承者。
   客家人讲求饮食,务实地探求所到之处可以食的材料,了解其特质,然后研究最佳的烹调方法,以发挥食物最鲜美的精华。所以,各式各样的客家菜数以千百计,岂是坊间贩卖的十数款所可以代表的?而且,客家人迁居外国,亦就地取材开发了不少新颖的菜式,值得整理承继。
    包罗广阔兼勇于创新
    客家菜可以说是味道中和、形式多元、鲜香豪迈、俭实敬材和合欢敬祖。它体现着中华食文化最精美的特点,包罗广阔,不限于一时一地的色彩。要认识客家菜,我们要打破「客家人穷」的偏见。
首先,客家人擅长适应和勇于创新,每到之处均能成为当地的经济精英。第二,经济的贫拙不等同文化水平之低下。客家人爱以「耕读」自持,耕田不忘读书。我的经验说明,以广东的惠、东、安地区为例,即使是文盲的农村男女,其谈吐与思维都相当文雅,往往出口成章,惯用谚语。他们唱山歌的时候更即兴创出合韵而内容丰富的对答。
    在农村,客家人的厨房一般设有单灶或双灶,均以铁锅为煮食工具。这是华夏文化的传统烹具,足以运作煮、炆、蒸、炒、煎、炖、烘这些基本烹饪手段。烹具单一化迫使人们创造日愈精细的方法。在我的经验中,农村妇女只要能够解决基本温饱的,皆是烹饪能手。而农村男人更十分讲究饮食,每遇时节或喜庆,例如春秋二祭或娶亲之时,必然亲自司厨做饭,做出精美的菜食给全族人享用。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739 |  个人分类: 客都 |  系统分类: 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  发表于: 2007.12.05 12:13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