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加载中...
正文
|
||||
伟先堂分享中医天灸冬病夏治“三伏天灸(贴)”与“三伏天九(贴)” 王伟先 主治医师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 世代汉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
根据体质辨证取穴,采用最适合本地区人群使用的天灸药物帖,针对个体进行治疗,无痛苦,无副作用,操作简单,随贴随走,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病程短、病情轻的患者,可连续贴敷3至5年;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终身贴敷。在每年的冬天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的疗效。“三伏灸”与“三九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疗效相得益彰。 冬病夏治疗法与一般中医疗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属于预防性的治疗措施之一,符合中医“平时治本”和“治未病”的思想。夏天三伏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在中医看来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气血充盈、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未发病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此时不失时机地培本调理以扶助正气,可使得人体正气旺盛,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抵抗力增强。
《冬病夏治与调养》书中作出天灸疗法作用机理如下: 5、免疫机能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冬病夏治的调养原则: 根据《内经》“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和“春夏宜养阳以防阳气易损,秋冬宜养阴以防阴精易耗”的调养原则,进行“反季节调治”,也就是选择在疾病不易发作的相对缓解季节进行防治。一般从每年七月份(农历三伏天前后)开始冬病夏治,扶正培本,重在顾护阳气。饮食上,对于素体阳虚的人,宜常食大枣、桂圆、栗子、莲子、荔枝、核桃、山药、牛肉、猪腰、鹌鹑、黄鳝、鲑鱼、鲈鱼等益气温阳的食品。除了食疗药膳外,也可在中医指导下适当服用些益气温阳的中药。中药内服可选择汤剂、膏剂、药酒、药茶等。外治法可以采用药末(或药膏)外贴、穴位按摩、施行针灸艾灸等方法,内外兼治,治病求本。坚持调治1-3个月,不仅可以修复冬季易发病症的病理损伤,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当然,具体运用时还需要结合各自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调治方法。
敷贴疗法的特点如下:
伟先堂分享天灸疗法的适应症:1、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常年反复感冒者、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咽炎.2.慢性胃肠炎、肠胃功能紊乱、胃痛,慢性腹泻。3.颈肩腰腿痛、关节炎。4.慢性盆腔炎、痛经。5.失眠,疳积,小儿尿床,体虚多病者。
伟先堂分享天灸疗法的禁忌症:1.急性发作期疾病。2.当天有发烧、咽喉发炎、肺部感染。3.孕妇和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女性。4.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严重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的患者、糖尿病患者。5.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病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此外,2岁以下的小孩因皮肤比较娇嫩,敷贴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进行敷贴治疗。6、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温馨提示,内设暖气) 王 伟 先 诊 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