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流行音乐不是流行的音乐


流行音乐不是流行的音乐(李皖)



写了两年的流行音乐,一直是战战兢兢地使用这名称。因为自己所指的真实存在那个流行音乐,和一般人以为的不一样。为免歧义,后来我讨了个巧:攻击狭义的流行音乐时,以“流行歌”一词斥之;议论范围大得多的、以各种形态存在的、非片面的流行音乐时,使用它的原词——“流行音乐”。但这番苦心未必每个人都能意会,轻易便会从眼底滑过去。

  流行音乐并非大家每天都会遇到的、在大街上在电台里在MTV中不期然就强迫了你的耳朵的那些东西,它所涵盖的实际领域比这要阔大得多,其中成员许多与流行不流行根本没任何关系,却不得不戴上“流行”这顶帽子。

  前几天翻看《读书》去年第十期,内有“罗大佑不是流行歌星”一文。对“不是流行歌星”,作者写得很透彻,也很服众,那么我们问了,罗大佑作的是不是流行音乐?这个问题却不是轻轻易易能说明白的。很显然,你不会说它是严肃音乐,虽然它很严肃;也不能说它是高雅音乐,虽然它很高雅。躲来躲去最后你不得不心有不甘地重新拾起这个词儿——是,是流行音乐。

  同严肃、高雅、古典这些词儿一样,“流行”是一个历史范畴,而并非如字面所示,仅仅指称“流行的”这么一种属性。开始时它可能这样,但随着历史的时光流转,随着一代一代不断出现的后来者的实践,不断不断有新成份加入。开始与流行相关,然后与相关的相关,再然后与相关的相关的相关。容器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名称还存在着,内里早变化了。

  最早的流行音乐概念出现在什么时候?不知道。翻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外国音乐辞典》,对这个概念是无解的,倒有“古典音乐”(Classical?Music)一词,末尾捎带片语,可资参照:

  在本世纪,“古典音乐”往往用以指称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相对而言。

  19世纪感人至深的歌曲作者福斯特(1826-1864),他的作品在英美广为流传,被归为“美国流行音乐作曲家”。到了20世纪初叶,流行音乐常指称广泛拥有大众的一些体裁,如音乐剧(Musical Comedy)、爵士乐等,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今天再说流行音乐,已大致可包括以下这许多种类型:

  乡村音乐:乡村音乐原有西部音乐(Western Music)和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之分,今已融而为一。它来源于美国南部山村残存下来的古老的英国叙事曲,后经纳什维尔唱片业的修饰,而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道路。乡村音乐在现代流行音乐的诸多品种中,可说是最稳定、最少变异的种类,传统始终是创作中压倒性的因素。如90年代的乡村之王加斯·布鲁克斯(Garth Brooks),与80年代的乡村之王兰迪·特拉维斯(Randy Travis)之间,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民谣:按美国音乐学家罗伯特·希柯克的说法;民谣永远把重要的论题反映给积极分子。这基本上是对50年代民谣的一个论述,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民谣最兴盛的时期。当时民谣被广泛地作为抗议社会的一种艺术手段:先是呼唤公民权,再是掀起反战运动。从形式上讲,民谣与乡村音乐类似,相区别的是它没有那种乡下口音,较少拘于成规。民谣有朴素的美感、清新的音色、民间的气质和暖暖的人性浸染。

  爵士乐:美国黑人民间音乐和欧洲音乐传统相交融所产生的一种类型,成于19世纪末。一个世纪以来爵士乐屡经变革和实验,其最深刻的特性在于即兴的创作和变奏。另外,切分节奏(把人们预期的拍子有意地加以扰乱)和忧郁音阶(把大调音阶中的III音和VII音略为降不到半音,演奏者也可向它们滑进,而不是直接了当地弹奏它们,其结果是“弯曲的”或“滑入的”具有独特音响的音高)也是一直很少被放弃的。大约于本世纪60年代,爵士乐获得世界性的影响,欧洲、日本、澳大利亚都出现了自己的爵士乐手和爵士乐创作。

  节奏与布鲁斯:黑人民歌布鲁斯(Blues)经过爵士乐/城市化的影响和洗礼后,即转化为节奏与布鲁斯(Rhythm of Blues)。它的主流在90年代分为两支:一支强调歌手表现的,载歌载舞、节奏鲜活的黑人舞曲;另一支支以电吉他为核心,强调根源色彩的摇滚乐。

  摇滚乐:这个定义初定型时是指“节奏与布鲁斯”和“乡村与西部音乐”相融合的一种风格,但随着摇滚乐快速地裂变和创新,这个称谓已与当年所指脱离干系。如果能对摇滚家族作一次意在保持纯洁的清理,我们或可以说摇滚乐手都是一些严肃的音乐家,他们以打破旧形式创新方可获得在这个家族中的资格,这使摇滚乐成为整个流行音乐体系中最不安分、最复杂多变的一个品种。摇滚乐强调独立人格、强调对时代和对社会的感受、强调一种不妥协的精神,在对立的年代里,摇滚乐勇敢地反映了现实,它反抗传统束缚,反抗政治强权,反抗文化专制;在商品年代里,摇滚乐孤身一击,反商业、反建制、反媚众、反流行,堪称阻挡文化工业化的斗士。摇滚乐一方面作为“问题音乐”,特别关注社会性、重视歌以载道;另一方面作为音乐本身,特别关注原创、重视新风格的创立。不过,摇滚乐的反抗性,往往令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深深困惑,陷于为反而反的作态。其实重要的不是反什么,而是自己的真实是什么,摇滚乐是直面现实和人生的音乐。

  灵歌:以声乐为中心的黑人流行音乐。白人在作这种音乐时,往往被戏称为“蓝眼灵歌”。多数时候,灵歌以黑人宗教音乐形式,唱以性与爱为题材的情歌,并常辅之以节奏与布鲁斯的要素。

  福音歌曲:世俗性的宗教音乐,区别于教堂制音乐。福音歌曲原是一个狭隘的范畴,专指美国黑人宗教音乐,具有激情和伤感的气质。后扩大。如今,这中间的许多作品业已成为此类音乐中传统的和经典的曲目。新的创作五花八门仪态万方,甚至有结合硬式摇滚的——将上帝和摇滚搞到一起,由此可见今日福音歌曲多元化之一斑。就本人阅历所及,麻雀公司(Sparrow)结合民谣和古典乐的一些作品,精致而兼有清新,典雅又不失朴素,值得特别提出。

  流行美声歌曲:以娜娜·莫斯科莉、胡利奥·伊格莱西亚斯、安迪·威廉斯等为代表的一类音乐。这些美丽的嗓子喜唱流行音乐名作或经典的民歌,其歌唱介乎美声和流行之间,通常,伴奏亦走中间路线。

  电影音乐:1925年,斯特劳斯为他的《玫瑰骑士》电影版把自己的总谱加以改编,可说是较早的电影音乐,这一时期从事这门艺术的出名作曲家有萨蒂和奥涅格。70年代以后,将电影配乐单独抽出制成卡带或唱片渐成风气,电影音乐方始发展成一门流行音乐。近几年盛极一时的电影名作如《日瓦戈医生》、《与狼共舞》,《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等均有电影原声音乐行世,吸引大众消费。许多电影音乐具有交响乐的结构和规模,但一般不动用大型管弦乐队,而主要依靠电子合成器和少量的原声乐器实现。

  电子音乐:古典式的作曲先以曲谱发表,再经乐队演出问世。现代一些作曲家则直接以声音成品发表新作,作曲和演奏合二为一。其中所持只需一台合成器,外带一纸唱片和约。过去交响乐作家一类的角色,如今似乎落到一些合成器演奏家身上,恢宏的篇章全由“一人乐队”包办。电子音乐另有用电子合成器演奏巴赫,改编维瓦尔第之类的举动。这是较雅的。较俗的一群又分可为三派:一派着重用计算机探索节奏的奥秘,合成所谓科技舞曲,他们拥有广大的大众。另一派孜孜于噪音、机械、异常性音组织的研究,吸引了摇滚乐迷中极端分子的目光。还有一类寂寂无名,既不入舞曲也不入摇滚,更非合成型交响乐,是远离人间的奇境;如德国乐队“橘梦”(Tangerine Dream)四个乐章的广板《时间》(Tangerin Dream: Zeit),估计极少有人敢完整地听它;那里既没有自然界听得到的声音,也没有人类记忆里哪怕一片似曾相识的旋律——一种巨大的孤寂,它的征服力是你难以抗拒的。

  世界音乐:实际就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近年经由流行音乐界主要是摇滚艺术家的努力,始由封闭走向世界。有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音乐,如“真实世界”公司(Real World)的出版物;也有经过欧美音乐交融、修饰后的民族流行音乐,如“芒果”公司(Mango)、节奏游猎公司(Rhythm Safari)、Luaka Bop公司,都是制作此类音乐的重要基地。

  新世纪音乐:更宽泛的提法应是“现代器乐”,新世纪音乐只能充当其中一个子项。如此,克莱得曼的钢琴小品,保罗·莫利亚的小型协奏,以及当代如雨后春笋的笛箫曲、竖琴曲、口琴曲、电风琴曲等等皆有所归。新世纪音乐是大融合的音乐,没有固定的音乐型态,一曲之间,往往从古典、民族、爵士到摇滚在各个类别间极自然地转换,大多数着意于冥想、梦幻、风景、休闲等美感一类。后来,商业上把与之相关的一些歌曲作品也归入新世纪音乐。

  前卫音乐:前卫音乐是一系列的边缘,包括爵士乐边缘、摇滚乐边缘、现代器乐边缘,诸如此类。前卫音乐是实验性质的,是一小撮,受众也是一小撮。

  就以上所列,后六类音乐都处于交叉地带,或可称为中间音乐。出入其间既有严肃人士也有流行人士,我们倾向于认为它属于这方而非那方,往往是从作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来判定的,其实中间的隔阂稀薄得很。

  这么一来,流行音乐的范围不是大的不得了了?事实正是这样。我觉得,严肃音乐以外的一切音乐,实都有流行音乐的渊源、流向,而严肃音乐是什么呢?这里试下一定义:以古典乐的传统概念,乐器编制和基本构架进行创作和演奏,和把它作为潜在的改造对象而进行的音乐实践,可称为严肃音乐。应该说这个界限也是模糊的。

我们这个时代,各种事物都表现出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向,令当世人所迷。企图从古典乐中突围而集中发生在5060年代严肃音乐领域的一系列实验,如今都作为创作手法在流行乐阵营中发展着,此后的简约派音乐、第三潮流音乐、新浪漫主义音乐更与流行音乐合流。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在今天还是一个扯不清楚的皮,到明天会成为过时的词汇。因为我们所处的,不过是一个过渡时代。待纷扰落尽,繁杂的形式交错渐渐平静渐渐定型,这时旧的名词退入历史,艺术的立法者将重新站起来发言——格局从头划定,秩序再度建立,新的派系水到渠成。由是,20世纪艺术的大变革、大争端、大动荡修成了正果,安然圆寂。

 

                                        作于199510月 后收入《听者有心》(李皖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897810100tf7f.html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428 |  个人分类: 情感 |  系统分类: 大杂烩 |  发表于: 2011.09.16 18:09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