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外婆的港湾》


                       ———清明忆外婆
           家庭就象港湾,它为在生活海洋中博击的家人提供避风休息和舔伤口的地方。在港湾里可以听见外面惊涛拍岸、望见风起云涌、还不时吹来阵阵狂风,但家人就象海港周围的座座高山,挡住狂风恶浪、把影响减少到最小、最小。在港湾避风的船儿修复损伤、加足粮油,又扬帆出海了。
          我小时候的港湾就是外婆的家。当我刚出生才几个月,家庭之舟遭受了飈风的袭击,我的父亲在中山大学毕业后回到梅城,解放初仼首届梅城镇宣传委员,曾到梅城各个中学演讲动员和宣传抗美援朝,组织宣传队伍排练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天有不测之风云,他不幸患重症倒下了。我母亲所在单位“兴梅电话管理局”的领导召集几位同事把我父亲抬进县人民医院,终于不治。泪流满面的母亲只好抱着我把受伤的家庭之舟拖回外婆的港湾。
         外婆出生于周溪谢屋,是大家闺秀。早年在梅城女师读书,出口能成章。外公家在十甲尾“勤慎堂”。在“西街小学仼校长。外婆嫁入夫家后,里里外外一把手、田头地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样样精通。特别是一手钩针活、白钱在她手里用一根小银针能钩出各种花样的围巾、桌布、窗花、帽子等等,非常漂亮。外婆18岁生下我母亲、后面还生有七个弟弟二个妹妹。当时生活压力相当大,作为大姐的她只好舔舔伤口,把我放到外婆怀里,又扑进生活的大海洋中拼博去了。外婆时时呵护我,安抚我弱小的心灵,我在外婆家慢慢成长起来。
        我最早的记忆是外婆抱着我在老围龙厔的“花头”上晒大阳、那种感觉真是温暖舒适。稍大一点会说话了,每晚睡觉时躺在外婆身边、外婆一边拉动挂在大床天花架上用木扳和土布幔做成的土风扇在阵阵凉风下一字一句敎我念:“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念着念着眼皮打架睡着了。
        能跑能跳了,夏夜各家各户都带小朋友到围龙屋门前的禾坪上乘凉。在月光下小伙伴们满场疯跑,不是玩“打立正”就是捉迷藏,或是一个一个手搭肩排起队来齐唱“羊仔哞哞、二角丫丫、三更半夜、四更南蛇、五更老虎……。玩老虎扑羊游戏。玩累了、搬来长长的踏凳躺在上面对着满天星斗看月光。外婆一边用葵扇给我赶蚊子一边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亊。我努力想看清楚那个是织女,又好象看见牛郎挑着二个孩子正与织女隔河相望。我问外婆他们在七月七日相会之前是不是隔河唱山歌?外婆笑了。
        长个子的时候正碰上“三年自然灾害”在一段时间里只能吃糠粄、木薯。饿得头大身细、脖子小得象苦脉梗。勒紧裤带去上课,老师正在给同学们描绘共产主义美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每星期发一架香蕉、毎天有香蕉吃”。听得我直咽口水。限不得共产主义明天就到来。下午放学回到家中、看见外婆正在洗从菜地里检回的残破老包菜叶,没有油只好加点盐煮熟留到明天当饭吃。晚上我饿得睡不着觉、偷偷溜进厨房打开煲盖抓了一把塞进嘴里、哗!人间美味!外婆听见厨房门响、起来看见我嘴里鼓鼓的、什么都没说眼睛一红回房去了。
       生活虽然清苦,但在当过小学校长的外祖父严格训导下,我每晚随阿姨阿舅们在煤油灯下认真读书写字,还要背诵课文。有一次实在大累了、正在背“赵一曼是一个怎样的人……、”背着背着伏在桌上睡着了。外婆看我没有长进、每天在我耳边不厌其烦地说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又再教导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时还小不知颜如玉是什么东西。自作聪明理解为“言如玉”就是书中自有金玉良言。现在看来这样理解实在是“高”。
        署假快过去的时候,一辆辆满载大学新生的汽车从公路上驶过,车厢里飘出阵阵雄壮的歌声“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舅父们也陆续上大学去了。几年后我也踏进了中学大门。办好入学手读、外婆拿一个玻璃瓶塞满罗卜干,用布袋装几斤米,我母亲再给我壹块钱就是一星期的伙食等用度。在学校我当上了少先队大队长。当我与同学们穿上白衫蓝衭系上红领巾,我在队伍前面手持少先队队旗参加“六一”游行时外婆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文化大革命中、我母亲和老革命的继父被关进了“牛棚”。我又一下子变成了“狗崽子”被打入“另册”,只好回家当“逍遥派”。外婆焦急地打听他们关在什么地方。并叫我阿姨的女儿去送饭。不敢叫我们去,怕我们受到伤害。外婆短时间增添了满头白发。直到我为人父,才深深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牵肠挂肚和呵护的情感。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之后,外婆已七十多岁了。子孙都己长大扬帆出海,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而且亊业有成。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外婆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想不到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晚年的外婆念佛。1985年我到北京参加“中国邮电工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在清华大学当教授的舅父托我带回一串佛珠给外婆。从此外婆早晚两次燃香念佛,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每年春节都有子孙回来拜年。四世同堂,欢度隹节。外婆在94岁时驾鹤西归,至今已十二年了。愿外婆在天之灵安息!


推荐到博客首页 (2) |  复制链接 |  评论: 3 |  阅读: 2572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5.04.05 03:52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回复 发布者:梅江读书人
2015-07-15 09:35
“田头地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这句话现在很少听到了,很原味地赞扬了能干客家妇女。

 回复 发布者:梅州侯立敏
2015-04-08 09:45
张老师所言及是!

 回复 发布者:张维耿
2015-04-08 08:54
外婆呵护你长大成人真不容易。饱经风霜的外婆以94寿高龄辞世,那深厚恩情永誌不忘啊!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