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加载中...
正文
|
||||
梅州:盛名之下(转载)读高中的时候交有一个成都的笔友,她跟我说:“我好喜欢你们广东,你们广东好繁荣,好现代化。”后来,有一位网友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广东梅州的。他便说:你们那里的人都好有钱。我对他说:我们那里人都很穷,广东只有珠三角比较富裕而已。
这是在经济上,因挂了“广东”的名头,使得梅州有了“富裕”的光环。而在其他方面,梅州的光环不可谓不多: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客都......这里走出的名人有黄遵宪、丁日昌、丘逢甲、叶剑英、林风眠、李国豪......祖上在梅州的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总理他信......打开任何一幅全国交通图,你都能看到梅州,205、206国道在这里交汇,广梅汕、梅坎铁路从这里经过,还有梅揭、梅河高速;查看全国资源分布图,你会看到梅州,这里是广东两大产煤区之一;学习语言学,你不会不知道梅州,因为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代表......
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气泡在太阳照耀下闪烁着绚烂的光芒,一旦将它戳穿,却什么都不会留下。抹去笼罩在梅州头顶的光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让人心痛的现实。
经济方面:梅州的经济,大家都是知道的,不再赘述。梅州经济的落后,既与梅州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与国家、省府政策有关,也与梅州市各级领导的素质有关,而梅州的社会意识也难脱干系。梅州的领导,基本没有经济出身,缺乏经济头脑,只知搞人际关系政治权谋。所以,梅州将那么多官员送上了省府,自己却一如既往地贫穷落后。梅州社会传统文化,是中国旧时的政治文化。我们从小就在吃饭的时候、晒太阳闲聊的时候接受来自长辈的“家教”,学习的内容与《颜氏家训》等古时的家训里边的大体相同,却基本没有听到过与“商”字沾得上边的东西。于是,“学而优则仕”。所以,梅州可以出很多政治人物,出很多学者,偶尔也出几个商界名流,但整个社会的经济风气却委实衰弱。
教育方面:梅州“文化之乡”的美誉来自民国时期。当是时也,全国各地普遍贫困落后,城市山区差距远没有今天大。梅州因着耕读诗书的传统和好学的风气,加以华侨的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就学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名流辈出。然而文革十年浩劫,梅州的文化根基受到严重摧毁,文化传统受到沉重打击,文化气氛一落千丈。幸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其他地区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改革开放后,当其他城市纷纷快速前进,“小变中变大变”的时候,梅州却传承着旧时的三寸金莲,欲进还退。从往日的“贫困面前人人平等”,到如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于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流水般涌向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也涌向大城市,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守着这死气沉沉的千年老城,这是一个致命伤。既缺乏资金,有缺乏人才,硬件软件,两手都不硬,梅州的教育于是江河日下,高考升学率从广东省数一数二一降再降。如今仅剩的是落日的余晖,那么的苍凉。
文化方面:曾几何时,“梅州山歌特出名”,又有“客家山歌松口(从口)出”,但今天,山歌已难觅踪影。试问,还有几个年轻人会唱山歌?还有几个年轻人有去听山歌?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客家山歌却恰好相反,是“旧时寻常百姓歌,飞入金壁辉煌厅”。曾经在山冈、田头随处可听到的客家山歌,如今只在某些戏剧院才能享受到了。而教育的越来越落后,也导致了整体文化气氛的日渐式微。
华侨方面:梅州籍华侨号称几百万,但与梅州本家尚有联系的又有几何?本人家族也曾在东南亚有华侨,直到解放后仍有联系,并常有寄物回乡来。但文革期间,为避“里通外国”之嫌,主动与华侨脱离关系,此后音讯全无。幸好,梅州还有田家炳,还有曾宪梓,还有一大批改革开放后回乡捐资的华侨,他们对梅州有着浓厚的感情,斥巨资资助家乡的教育、交通、医疗文生等公共事业建设。但是他们的儿孙后辈对梅州的感情如何呢?终有一天他们都会逝去,那时,没有了他们,没有了他们每年数量巨大的捐款,梅州的公共事业建设又堪忧了。
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褪去那虚伪的光环,直面痛心的现实,为的是不再自我麻醉,是切切实实摒弃陈腐,弥改不足,实现真正的发展。
为什么我的双眼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