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围龙故事】南华又庐往事


      对于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人,或许都会惊叹于剧中那座宏伟大气的乔家大院,这座建于清朝中期,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的宅第,铭刻了山西晋商的辉煌史与宅第主人乔致庸经商为家之道。其实,在我们梅州也有这样的一座建筑,尽管规模没有乔家大院的宏大,但建筑的构造与宅第主人的发迹史与为家之道,却是极为相似,这座建筑就是坐落于梅县南口镇桥乡村的南华又庐。
      自2002年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每天来南华又庐参观游览的人便络绎不绝。
      这位正在给游客讲解的老者并不是什么导游,而是南华又庐的屋主之一,南华又庐建造者潘祥初的孙子潘孟昌。
      潘孟昌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自出生之日起就没有离开过南华又庐,也是至今唯一留守在南华又庐的潘祥初的孙辈。几十年来一直守护着南华又庐,而对于前来参观的游客,潘孟昌都是极尽地主之谊的。
     【潘孟昌】:平时要招呼,他们口渴,我那里面就有茶、有水、有椅子。我们客家人都好客,都没要求讲求回报的。
      南华又庐与我们客家地区其他一些围龙大屋的背景一样,都是客家人出南洋发迹后回家乡建造的大屋。但南华又庐与其他一些围龙屋不同的是,它的整体构造与布局,充分体现了宅第主人为人治家的思想观念。
      南华又庐的主人潘祥初17岁的时候就跟着水客下南洋谋生,也许是客家人勤劳俭朴的品质与诚信的为商之道,潘祥初在印尼很快的发迹起来。
      【潘孟昌】:按照他的年龄(六十岁)段来推算,他建好了八年(才过世),再加上(南华又庐建了)十八年,那么就是二十几年,六十岁减去二十几年,那么就还有三十几岁,那么他发达的时候就是三十几岁的。十七岁出去的,二十几岁就开始发达了,当他做到一定的时候,他才敢回来建房。没有一定的资金,他是不敢回来的。
      1886年,发迹后的潘祥初回到家乡南口桥乡村开始建造南华又庐。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整体的布局按照三堂两横这样的布局,都是一个主中轴线。潘祥初他有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客家人同样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除了主体建筑是三堂以外,两边有八个堂屋。
      与其他客家围龙屋有所不同的是,南华又庐两横的八个堂屋是互相通透又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房子。而且在南华又庐建造之初,潘祥初设计的这八个堂屋就是给他八个儿子建造的。
     【潘孟昌】:这个就是有屏风拦着,平时只有五兄弟要想通的时候才会打开这个屏风。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潘祥初当初建房子的时候也希望他的子孙能够像两边的横屋向着中堂,一种忠心。维持他们的家族的子子孙孙能够团结,一起创造事业。
      乔致庸建造的乔家大院也是“屋中屋”,他有六个儿子,乔家大院就分成了六个大院,每个儿子分一个大院,每一个大院都是相对独立的,却都包在乔家大院里面。潘祥初有八个儿子,南华又庐两横屋共建有八个堂屋,也是可以相对独立,也都包在南华又庐里面。
      在南华又庐的建造过程中,在给房子取一个怎样的名字上,潘祥初是费尽了心思。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好多人都会感觉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屋会称为南华又庐,又庐怎么解释,在他本村出门的右边,叫南华庐,在遥遥相望的地方,再建了一个屋,这就是又庐。就是这样来的。
      在南华又庐建成后,潘祥初按自己“兴发”字号的寓意,以一副对联“中兴伊始,长发其祥”形式分别给横屋的八个堂屋取了名字。在他去世后,八个儿子分家时,除了长子依照客家的传统风俗可以分得“中”字堂屋以外,其他的七个兄弟都没有权力来选择自己想要的堂屋。
     【潘孟昌】:那时候分家的时候我爷爷过世了的。分家是还有一个二叔在那里主持,为了公平,抽签是比较公平的。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所以说“子守大门,长子不宜去”。够不够分,他一定有份。他没有走,要走也是弟弟出门。
     【潘孟昌】:按照以前的规矩,就是左边的较大,但是我们就是想象当时长房定下来以后,之后就抽签,所以自己住的地方就是打乱了的。不是说在这里就在这里,在那里就在那里。那边是1、2、7、3,我这里是4、8、5、6,就打乱了的,如果说按照顺序的话,就是1、2、3、4这样来排的。
      潘孟昌的父亲排行第四,抽到了第五个 “长”字堂屋。
      南华又庐除了在设计上体现出了客家人注重家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理念外,还非常重视治家之道以及对后辈子孙的教育,在南华又庐里,潘祥初建立东西对称的两个戏台,同时把潘家的家训写在了上面。    
     【潘孟昌】:子训来的,是教人家怎样相处的。这个子训楼还是以前的,懂得它的才念得顺的。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来去通过这种教化子子孙孙能够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客家人的优良传统来去为人做事,在日常的起居生活当中,能够时时领悟做人的道理。
     其实在潘祥初发迹回家乡建造南华又庐之初,他便与他的叔叔潘立斋同时在南华又庐对面的麓山脚下建造一座家塾——毅成公家塾。
     【潘孟昌】:因为我爷爷本身就不太识字,所以后期他发达了以后也会重视这些教育,本来这个就是和他的堂叔潘立斋一起开办这个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毅成公家塾早南华又庐两年建成,开始招收桥乡村一带的孩子上学,学校的日常开支与教师的工资,都是由潘祥初与他的叔叔潘立斋支付的。
     【潘孟昌】:就是堂叔出钱请到老师来这里教书的。学生多吗,多,当时有本地的,也有外来的学生来这里读书,这个老校那时的名气都很大了。
      而建校之初潘祥初亲手种下的银杏树,如今已长成了百年老树,在风吹日晒中,有些树枝已经干枯,树身也有些斑驳,但银杏树依然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这个书塾教的不仅仅是潘姓人的后裔读书识字,学习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延续到近代才演变成近代小学,我们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不要看它是小小的书塾,也培养出了近百个的人才,包括世界著名的化学家潘毓刚。
     银杏树在民间被誉为“子孙树”,因为银杏树的生长周期很漫长,一般要三十年才能够开花结果,种树的人一般难于等到果实丰收的那一天,所以栽种银杏树常常被看做是为子孙后代栽种的树木。潘祥初在自己创立的家塾边栽种银杏树,其用心是再明显不过了。
      潘毓刚的父亲潘枢润早年就在毅成公家塾读书,后来曾任梅县南口安仁中学的校长,潘毓刚在11岁那年随姨夫一家到台湾之前,他的童年都是在南华又庐度过的。
     【潘孟昌】:按照他来说,就是在广州出生的。出生了以后又回来又住了。
      屋前宽阔的禾坪,纵横交错的巷道,厅堂里面的戏台、假山、水池等等,都留下了潘正昌、潘毓刚他们童年无忧无虑的欢笑声。
     【潘孟昌】:这都是活动场地,就好像我现在的鱼塘,还小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的鱼,有清水。以前我们都不用去出去外面,在这里玩就可以,捉迷藏什么的都是在这里。
      潘毓刚的母亲梁莅庄是晚清驻日、德、比三国外交官梁诗五的女儿,是旧中国为数不多的留日女学生。
     【潘孟昌】:潘毓刚的妈妈也是好有名气的,按照她的上代来说,也是好有名气的。以前我爷爷和她结亲,都是门当户对的。一个就是有文化,一个就是名气大。这样来结亲的。
      显赫的家世并没有将潘毓刚培养成纨绔子弟,也正是因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父母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潘毓刚兄妹六人,其中两位是硕士,四位是博士。
     【潘孟昌】:还有一个就是潘毓刚的很多兄弟,都是与他爸爸妈妈有关系。他爸妈有关系,所以就和我爷爷有关系,说明他培养了他,他也会去培养后一代。
 毅成公家塾在解放后更名为安仁小学,原来学校的旧址如今成为了村委的办公场所。但潘家重视教育的传统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潘家的后裔们陆续离开南华又庐到外面发展,南华又庐空置房屋逐渐增多的时候,这所百年的老屋,又办起了村级幼儿园。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兴办了幼儿园,村里的小朋友到这里来,南华又庐的后裔,免费。利用这个很大的文化,作为办学场所。而且还每年为小朋友做一套新衣。
      岁月的时光如南华又庐门前这连片的稻田,割了一茬又再种上一茬,在年复一年的更换与积累中,南华又庐尽管显得有些厚重与苍老,然而正是这种历史与时光的积淀,让每一位踏进南华又庐门槛的游人们,感受到了建筑这种无需要文字来解说的魅力,从那一扇扇、一根根显得有些斑驳的门窗、立柱上,读懂了潘祥初与南华又庐的故事,读懂了客家人传承千年的耕读史。
 

推荐到博客首页 (2) |  复制链接 |  评论: 2 |  阅读: 1807 |  个人分类: 生活 |  系统分类: 大杂烩 |  发表于: 2011.09.05 18:02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回复 发布者:羊咩咩
2011-09-06 15:49
来听围龙故事

 回复 发布者:Aniu
2011-09-06 00:18
围龙屋--是咱客家人的宝库与财富啊!我的老家离南华又庐很近的哩,呵呵.......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