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七)家乡的记忆——水塘


标签: center

(七)家乡的记忆——水塘

      我老家门前有两口水塘。一口大,一口小。大的四、五亩,小的一亩多。雨季塘满,水最深处可达七、八米。两口水塘之间有一条十多米长的水沟相连。水沟一米多宽,平时水深不到一米。水沟上有两处用石板相连成桥。水塘四周种着许多竹子和各种树木,常有鸟雀在上面栖息。大水塘的南端有一条水渠通向寨子中心,寨子里的一部分生活污水经水渠流到水塘里。两口水塘何时所挖,已难考证。

      这两口水塘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塘周围有村民的许多自留地,地里常年轮流种植蔬菜和红薯、小麦、粟米等庄稼。于是,水塘就成为蔬菜和庄稼浇水的重要水源。大水塘有三个宽敞平缓的取水口,每天从塘里挑水浇灌庄稼和蔬菜的村民络绎不绝,人多时还要排队等待。我家离大水塘约二十米,土改时,在大水塘边上分有一小块自留地,地里常年种蔬菜。我小时候,特别是在早晨,常常可以见到祖母从水塘里挑水淋菜的身影。我长大以后,有时也接过祖母的水桶,加入到挑水淋菜的人群中。

      虽说部分村民向水塘排放了一些生活污水,但水质尚好,甚至比现在的梅江河水还好。原因有几:一是当时需要向水塘排污的村民人数不多,排放的生活污水量少。二是塘里养鱼,鱼吃秽物,帮助清污。三是每年旱塘一次,塘水抽干,塘底淤泥清走。等于每年全面换一次水。四是到了旱季,塘水减半,一场大雨,塘水涨满,又稀释了塘水。由于池塘水质好,于是,夏天就成了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天然游泳池。甚至有少数身体特别棒的年青人,冒着严寒在水塘里冬泳。我小时候学游泳就在这口水塘里。开始时,呛了几口水,感觉不是很脏。学会游泳以后,我经常与小伙伴们在水塘里捉迷藏、打水仗,有时在池塘边的石缝里抓小鱼、小虾和螺丝,玩得不亦乐乎。

      大水塘边上长有一棵大龙眼树,是阿木叔公家的,树干斑驳,树干碗口粗大。由于树龄老,水分足,光照好,果实又大又甜。龙眼树根在池塘边,树干如龙,弯曲伸展,枝繁叶茂,全部长在池塘上空,离水面数米,树枝最远端接近水塘中央。龙眼成熟季节,硕果累累,让人垂涎欲滴。有些嘴馋的小伙伴就悄悄地爬到树上摘龙眼吃。阿木叔公的家就在池塘边上,龙眼熟时会经常留意龙眼树上的动静,一但发现“敌情”,便朝树上大喝一声:“谁偷龙眼”!树上“敌人”一惊,便“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泅渡而去。有些胆大的孩子,过一会又游回树下,扎进塘底,捞回刚才仓皇出逃而丢到水里的战利品,大家分吃,谈笑风生。

      水塘属于全村人民共有财产,每年分片承包。承包者利用水塘养鱼,主要放养草鱼、鳙鱼、鲢鱼等品种。每年旱塘收获一次。旱塘时间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夕。过去抽水机奇缺,于是,就安排几班人马,几部水车,人停车不停,要花上好几天,才能把塘水车干。最壮观的时刻是塘水即将排干时,成堆的大鱼横冲直撞、鱼浪翻腾,水花四溅,煞是好看。大鱼收完后,男女老幼蜂涌下塘,争捡“塘脚鱼”。许多小孩赤身裸体,奋勇当先,互相争抢,在混战中,泥水飞溅,乱成一团。混战结束,浑身是泥,难辨你我。我从小胆子较小,一怕与人争抢,二怕泥水脏身,经常站在池塘边,成为忠实的观战者。由于村里民风淳朴,平时无人会去偷钓盗捕池塘之鱼。

      我曾经从捕鱼的罾上得到启发,自制捕虾钓具。即用蚊帐布裁成六十厘米左右的方块,四角扎在两根十字交叉而弯曲的竹片上,形成像罾一样的钓具,然后用一根绳子,一头固定在竹片上,一头固定在一根拇指大的竹竿上。这根竹竿就像钓鱼的鱼竿。使用时,在蚊帐布中间固定一些诱饵,整个钓具放到池塘边不远处的水中,只有钓杆和部分绳子露出水面。收获时,将钓杆慢慢提起,罾状钓具露出水面时,迅速提起。运气好时,起一次就有七、八只,每隔十分钟收一次,几个小时下来,就有一斤八两进账。在池塘里捕虾无人干涉,不违乡规民约。当时的感觉是捕虾比吃虾更有意思,每当钓具提出水面时,大小虾米活蹦乱跳,格外开心。我还打过十米小水沟的主意,水浅时,在水沟两端就地取材,垒起泥墙,用木桶戽干沟里的水,大鱼没有,小鱼小虾不少,运气好时,会抓到不少鲫鱼、塘鲺鱼、黄鳝、泥鳅等。于是,我餐桌上就多了一份美味佳肴。

      我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多年,我的童年是在水塘边度过的。水塘曾经给与我许多童年的欢乐,水塘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前几年我回家乡时,发现小水塘已经不见了,已经在上世纪农田基建时填土为田了。庆幸的是大水塘还在,它仍然继续发挥着浇灌蔬菜和庄稼的蓄水池的功能。(2014-3-8


推荐到博客首页 (2) |  复制链接 |  评论: 6 |  阅读: 1477 |  个人分类: 回忆录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4.03.08 05:33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回复 发布者:羊咩咩
2014-03-10 20:04
难老好人小时候定是蛮古,也偷过龙眼吧?哈哈。

 回复 发布者:张维耿
2014-03-09 19:13
难老好人: 张老家乡的水塘的遭遇,使我更加担心家乡水塘未来的命运了。
我家在东郊楼下塘,水塘被开发了。若是在农村,是不必担心的。

 回复 发布者:难老好人
2014-03-09 18:49
张维耿: 真是这样。很可惜我们家门口的水塘如今被填掉,让房地产商开发了。
张老家乡的水塘的遭遇,使我更加担心家乡水塘未来的命运了。

 回复 发布者:张维耿
2014-03-09 16:38
难老好人: 客家人的水塘故事真多。
真是这样。很可惜我们家门口的水塘如今被填掉,让房地产商开发了。

 回复 发布者:难老好人
2014-03-09 13:47
张维耿: 看了难好老人的《家乡的记忆——水塘》,勾起了许多儿时的趣事。我家门口也有一口水塘,我们一群孩子常在那儿游水,钓鱼,抓虾。有一回,堂弟一扯钓竿,不小心钓钩挂到嘴唇上了,人们都笑他钓了一条大鲩。碰到虾公翻王时,手执小鱼网瞬间捞上了许多虾,够热闹的。
客家人的水塘故事真多。

 回复 发布者:张维耿
2014-03-08 22:26
看了难好老人的《家乡的记忆——水塘》,勾起了许多儿时的趣事。我家门口也有一口水塘,我们一群孩子常在那儿游水,钓鱼,抓虾。有一回,堂弟一扯钓竿,不小心钓钩挂到嘴唇上了,人们都笑他钓了一条大鲩。碰到虾公翻王时,手执小鱼网瞬间捞上了许多虾,够热闹的。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