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加载中...
正文
|
||||
10月流水账
十月一日,一个人在家里书房看了阅兵式。心里却不时想起一本不适时宜的书,想着个体生命与群体思维和情绪的问题,所谓生命基因与人的思想行为的关系。下午女儿从深圳回来,觉得女儿好像比暑假时更漂亮更精神了,哈哈。虽然离开家也只不过是二十几天。但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大学毕竟是一个很好的大熔炉。
六日,单位外请了一个老师来上课,授课内容一般,但是他提到人到中年之后,应该专注去读少量的生命之书,却是非常有道理。书海茫茫,知识无限,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问题的关键是,这一“瓢”该是什么?该如何甄选? 七日,女儿在东中大门口乘坐大巴返校,看来梅州在深大的学生很多。今天又是重阳节,下午去爬了久违的半坑公园后山,内心虽然没有“年老”的想法,但现实是自己毕竟早就过了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年龄了。 八日、九日,按上级要求,自己的工作分工方面有新的调整,表面上看起来压力轻了。人生得失荣辱,自己早已经看淡,接下来,正好趁机抽空多读书多锻炼身体,多陪伴家人。 十二日,体验了人生第一次36小时断食法(以48小时为周期,包含睡眠,36小时禁食,只可以喝水。其余12小时随意进食),冲动来自于连岳的微信公众号和BBC的一个科普视频。这几个月,自己有点儿贪吃贪喝,体重又有点上升趋势。偶尔断食一下,按照自己的体质,应该是很小的事情。这天刚好与妻子到广州办事,早餐午餐时分,看着她吃着各种美食,忍住,不吃,不禁有点儿小佩服自己。晚上10点左右,感觉人有些乏力。11点后,状态就奇怪地好起来,不觉得饿了。有了这次体验,下次要再搞一下的话,心里就会有底很多了。 十四日,看新闻说,2018年上海成为内地最长寿地区,达到83.63岁。目前世界平均寿命最长的是香港:达到87.6岁,其次是日本。归根结底,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水平,才是决定人均寿命达最主要因素吧。 十六、十七日晚,陪家人到了客家小镇散步,虽然这里就在家附近,日常很方便去,但却不知为何,好像很久没来过了。空气算很好,环境也不错,算是健身锻炼休闲的好地方。 十九日,上午参加了政府部门在客天下举办的一个“敬老”活动。因此爽约了已经报名的家乡长田“万人徒步活动”。下午忙完,赶回去与几个初中同学一起晚饭,梅平高速开通后,回去不过是半小时的事情。晚上吃饭喝了点小酒,趁着酒意几个同学回到母校校园里散步,感觉恍惚回到三十年前的初中时光。 二十一日,早上出去跑步,发现家附近新建了几个标准足球场,在里面跑了几圈,觉得人造草坪上跑,也不错,可惜绕圈圈容易厌烦。还是改到半坑公园跑步。 整个10月份,跑步方面有些懒,总跑量没超过100公里。10月下旬则有所改善,特别是枫林路修好后,早上去跑的积极性大有提高。此时也正值桂花盛开时节,在半坑公园沿路的桂花香气中跑步,感觉很好。 阅读方面: 一、《被讨厌的勇气》,自己简略读了,感觉还不错,推荐给女儿读。 二、重读了一遍金性尧先生评注的《唐诗三百首》。 三、重读一遍《斯通纳》。 四、村上春树《但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电影电视: 一、电视剧《外交风云》、《父母爱情》 二、电影《哪吒-魔童降世》 2019年只剩下最后61天,接下来的日子,还能做些什么? 工作上,争取收好尾。也为明年适当布好局,虽然做不到“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起码稍微展望一下还是可以的。 生活上,继续调整身心状态。早睡早起,尽量早晨跑步(据说晚跑不适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训),完成跑步200公里(及格线)以上。书单方面,则是《哈佛中国史》、《资治通鉴》唐朝部分、钱穆《晚学盲言》、重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