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和精神就是作品的血肉
——《桑榆微霞》读后
梅州日报社总经理 罗金良
曾仁忠老先生最近出了本《桑榆微霞》的书,书名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志见示》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就是“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通红、灿烂无比呢”!作者用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就是要衬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仁忠老先生具有敬业、专业的精神,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退休后他的身体状况一直非常差,常重病在医院里,不时与死神打交道,但他硬是“坚挺”下来,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著书立说,出版了《大潮浪花集》《往事难忘》《桑榆微霞》(初版)。最近,他把好评如潮的《桑榆微霞》进行增版,由初版的20万字增至30万字,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厚度和精神高度。
读《桑榆微霞》需要耐心,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非常之大,不仅你会跟着作者去学习、考究经典国学的心得与体会,而且会跟着作者的故事进入那个年代或者那些事件,稍不留神就容易陷入现实当中的某一种境地。
分为上下两部的《桑榆微霞》上部主要写的是仁忠老先生退休后的所学、所为、所思及修心、修为和养生等方方面面;下部写的是他对“人间真情”的追忆,对故乡“轶事趣闻”的描述,还有就是选登了他在书报刊公开发表或获得国家级、省一级奖项的作品。贯穿全书的主线,就是以“真情实感”串起来的思想和精神,包括了他对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多彩的社会和人生、乡土、亲朋、师友等等浓浓的爱、深深的情,他以积极奋斗的人生正能量,以温度、深度、高度去描写和理解、传播人世间和情和爱。
《桑榆微霞》中的好文章太多,无法一一进行解读和分析。而最爱我辈认可的,就是文章的“短新实”,这也是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桑榆微霞》中的文章都很短,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在“实”方面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同时,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桑榆微霞》的文风讲求简洁、典雅、通俗,很多用的是充满智慧的“大白话”、“大实话”。
就拿上部的《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悟》来说吧,不仅涉及时间跨度长,从古至今;牵动范围广,从城市到农村;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从领导到老百姓。为了做到他自己提出的“生命不息,梦想不停”,仁忠老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2009年起就任曾氏宗圣祠修缮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历时四年,完成了重修宗圣公祠任务,主编发行了《宗圣重光——五华宗圣公祠重修纪念册》一书。《老有所学》中,仁忠老先生读《论语》的体会达到了“学与思,思与行相结合”的境界,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老有所悟》中有很多经典文章值得学习,如《只有共产党才能解决民生》,仁忠老先生通过自己所见所闻,认为自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发展生产力和提升综合国力以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如日中天,举世瞩目。还有,《坚持实事求是要付出代价》《用蚂蚁生存哲学品味人生》《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等,都很有思想和哲理。
下部的《人间真情》《轶事趣闻》《书报选登》,主要是记录往事趣闻新闻,如《强华篮球队的故事》《一条长廊谓县城》《成功是巧亦是天》《百年浮沉大坝圩》等等,《滴水恩莫忘》、《真情在延伸》、《理解情意绵》、《泼出去的水》等篇章中,所列举的主人公之间,为什么能十几、二十几乃至三十几年如一日地在长相关爱的友情、亲情中度过呢?归根结底就是这些人都拥有“感恩精神”的传统美德和“人间真情”的博大胸怀。
文者,贯道之器也。仁忠老先生在《桑榆微霞》中写道“我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是秉着抛砖引玉、激励自己的心态去进行的。所以尽管困难重重,苦累不堪,但内心依然是坦然的、愉悦的、快乐的。如果这本书能得到读者诸君哪怕是点点滴滴认可的话,我就会感激不尽、心满意足了。”我想,这正是《桑榆微霞》再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