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加载中...
正文
|
||||
有关黄姓祖宗黄峭山简介及各地遣子认祖诗摘录 黄姓族谱里记载着这么一首诗:"信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旦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相传此诗为一位名曰“黄峭”的黄姓老祖所作,为的是使自己流落四方的后代子孙他日能够凭此诗认祖归宗。黄姓后人称其为黄峭公、俏山公。然而今天我无聊上网查了一下,竟然发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5位名曰“黄峭”的人,且都有21子,都留有相似的遣子认祖诗。唯一不同的就是黄峭公的妻妾人数。这些“黄峭”明显处于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想想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有关黄峭公的遣子认祖诗,早听闻各地有不同版本。但纵观其诗词结构本义,尽皆小异大同。由此,应该可以肯定是出自一人之手。只是后来在流传各地的时候,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方言差异)导致各地认祖诗中字词不一,所以才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下面,我就给出各个“黄峭”的资料及各地认祖诗,供有兴趣的朋友探讨。在此特别声明:以下资料皆来源于互联网。本人并非考史专家,对其中历史脉络亦知之甚少。现挂出博文,仅供大家参考。至于资料的准确性如何?还望广大黄姓同胞亲辨之!欢迎大家前来讨论!(圣神贤)
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若干问题探析
几位相似相仿的黄峭
(一)光州的黄峭
1、清嘉庆二十三年《彝伦堂石桥族谱序》:
隆公于隋文帝时,官居内阁左学士,娶夫人七,生二十一子。至炀帝登极,残害忠良。公忠言犯阙,帝乃陷其于狱。公之第十子石氏所生,名鞠者,官居谏议大夫,挺皋极谏隋朝,隆公见势莫挽,乃谕之曰:“帝非明主,不可以谏争,子其行也。吾当尽忠。”继之,遂赋诗四韵以嘱之。
2、宁德石桥《黄姓宗谱》及各《分支宗谱》:
光州分源祖忠武公,讳隆,号硝山。隋文帝时,官西都留守,左班大学士,行十六。娶夫人七,生二十一子:吴氏生二子,林氏生四子,陈氏生二子,石氏生五子,方氏生一子,周氏生二子,孟氏生五子。
时隋炀帝无道,公同第十子官谏议大夫黄鞠,直言上谏,帝不纳,反遭其害。公批麟触怒,下廷尉狱,拘禁天牢。公告诸子曰:“帝非明君,岂可苦谏?吾当以身殉职,尔等兄弟应即逃奔他方,择地立业。”并在狱中赋诗一首,以作儿孙辈他日会亲认祖之隐语。
这位硝山,是隋代光州人,名隆。也生二十一子,但为七位夫人所生。而且遣子时也赋诗一首。
3、黄隆(约545—613,号硝山)及七妻二十一子。
黄隆(约545—613),号硝山,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隋文帝时,官西都留守、左班大学士,行十六,谥忠武。娶夫人七,生二十一子:吴氏生二子,林氏生四子,陈氏生二子,石氏生五子,方氏生一子,周氏生二子,孟氏生五子。(据宁德石桥《黄姓宗谱》及各《分支宗谱》)
时隋炀帝无道,贪逸暴政,造龙舟下扬州看琼花,工程浩大,百姓受残。公同第十子官谏议大夫黄鞠,直言上谏,帝不纳,反遭其害。公批麟触怒,下廷尉狱,拘禁天牢。隆公自料必死,在牢中嘱咐诸子:“帝非明君,吾当尽职,尔等兄弟,应遣散他乡,以免后患无穷。”并在狱中赋诗一首,以作儿孙辈他日会亲认祖之隐语。不久,隆公于隋大业九年(613年)九月初九日遇害。是年,隆公诸子遵父嘱分逃他乡:
长子黄淑,夫人朱氏,居光州; 次子黄封,夫人吴氏,居武昌; 三次黄通,夫人宋氏,居泰定; 四子黄荣,夫人项氏,居松江; 五子黄耸,夫人于氏,居庐陵; 六子黄魁,夫人邱氏,居丹阳; 七子黄开,夫人伍氏,居温州; 八子黄推,夫人林氏,居湖州;推公生子章。章公生三子:让能、维贤、宗哲。让能公生子聪。聪公生三子:恬、穆、保义。保义公生四子:瑶、琰、瑁、玳。瑁公生子三:定、从、足。定公生子甫。甫公生二子:宇、宙。宇公官唐行军教授,由湖州入闽,居长溪县赤岸(今霞浦后港),为入闽始祖(一世)。传到八世明道公生二子:璨(迁宁德)、琏。琏公生四子:慕芹、慕薰、华、葑。慕芹公行十五,娶太姥山林氏,名王娘,生四子:讥、识、訢(欣)、恢。慕芹公于南宋绍兴年间由长溪赤岸迁居秦屿,与溢溪卓姓同时徙居于此。当时地广人稀,两族最大,有民谣云:太姥山东黄慕芹,太姥山西卓景伦,至今犹传诵之。公长子讥,行十四,徙迁浙江平阳三石桥;次子识,行十六,迁平阳昆阳高黎;三子訢,行十七,迁长溪点头王孙;四子恢,行十九,迁长溪大筼筜(今福鼎店下镇筼筜村),为福鼎市店下镇筼筜村、秦屿镇屯头村开基始祖. 九子黄槐,夫人武氏,居江西; 十子黄鞠,夫人葛氏,居宁德。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黄鞠遵父命,携家眷自河南光州固始迁入闽中,先居七都蒲源,后遇先入闽,已肇居霍童石桥的亲戚朱福。黄鞠喜爱霍地广袤,是理想中的桃源,可大兴水利,广辟良田,遂与朱福商谈“让地”。从此,黄鞠开基石桥,带领儿孙开凿了“渡泉洞”和“枇杷洞”二条水利工程,开垦出千亩良田,同时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生产技艺植入霍童,在龙腰利用水力,建起了水碓,磨麦、舂米,引进了麦、芸苔,豆类等优良品种,使霍童千百年来得以繁荣、昌盛,所以霍童人称黄鞠公“凿龙腰、开霍地”的“开山黄公”,“土主神灵”。黄鞠的功绩在“志”和“史”上多有记载,现今有《水利志》中还提到他,称他是中国开凿隧道水利的第一人。黄鞠后裔繁衍昌盛,形成为今天的福建宁德石桥黄氏。子孙后裔播迁于福建省的宁德蕉城、福安、周宁、霞浦、福鼎、屏南、政和、建阳等县(市),省外及国外亦有鞠公后裔的足迹。现有300多个分支,20多万人。据《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第86页其中迁于浙江省的有平阳、泰顺、瑞安、鹿城、龙湾、乐清、永嘉、玉环等8县市区102758人。据《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第77页,黄鞠后代在温州鹿城区、龙湾区、乐清市、永嘉县等地有25000人,包含明朝户部尚书黄淮(1367-1449);在瑞安市的有8000人,包含清朝的瑞安的黄体芳等“五黄先生”。 十一子黄松,夫人孔氏,居北燕; 十二子黄震,夫人孙氏,居武平; 十三子黄荫,夫人平氏,居永平; 十四子黄平,夫人米氏,居汝州; 十五子黄坚,夫人于氏,居蒲州; 十六子黄挺,夫人沈氏,居南建州; 十七子黄侗,夫人石氏,居阳城; 十八子黄尧,夫人武氏,居荆州; 十九子黄嵩,夫人朱氏,居杭州; 二十子黄威,夫人李氏,居南昌;隆公遇难后,威公徙迁江西南昌。娶李氏,生子三:郇、邭、邵。邵公生守礼、守城。守礼公娶王氏,生子三:节、简、竿。简公生二子:允、兑。兑公娶王氏,生二子:元元、亢天。元元公五传至朝昪公。生二子:翰畅、翰候。翰畅公,字国裕,行戚九,官谏议大夫。娶夫人朱氏,生子三:玄一、玄二、玄三。时宋室南迁,翰畅公因直言指斥权奸,遭贬武夷。玄一公传孙璜八,由武夷出谷,迁于阳溪(今煖溪)。璜八公三传到万九公,生子二:元二、元三。元二公徙迁寿宁县芹洋;元三公五传至厚五公迁平溪上春。 二十一子黄庞,夫人于氏,居西安。 从此,同根同源二十一子,分枝散叶大江南北,择地立业,“光州衍派”,遍布神州。 (二)河南的黄峭
1、江西宜春清江夏堂《黄氏宗谱》:
保信公,于唐大和年间(827—835年)官授荣禄大夫,生子二:宝、贾。贾生实。实公,字友成,唐咸通末年(870年左右),擢国子监,官至黄州团练使。配张氏,生子三:珀、任、住。住公,一名锡,字启祥,号企轩,又名伯四郎,雅好山水,不愿仕进,迁居河南省归德府永平县和平街城堡头中堡鹤薮树下。配熊氏,生子峭。
峭,字竣德,号靖节。唐开成丙辰正月十六日生,同父居址。性敏慧,志好学,淹通经史。唐乾符甲午明经登第,累官至工部尚书。历职数载,遂解组归田,治家严明。虽子孙众多,内外肃然。后以年迈难支,又思食用浩大,若贪一直守此,非长久之计。乃以后晋天福元年丙辰(936年)正月旦日,召集诸子而嘱之曰:“余今年迈,每忧九泉之虑,难理桑中之业。今于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侍奉;其余十八子各自为谋,各营生业。……今作诗一首,与尔兄弟存览。后人观此,可以序昭穆,笃宗谊,千年后能诵此诗者,即系的脉。”
这位黄峭是唐末人,同父居址在鹤薮树下,也是三妻二十一子,同样有遣子之举;但他祖父名实,父名任,一名锡,迁居河南;而且这位黄峭,字竣德,号靖节,并无兄弟。
(三)江西抚州的黄峭
宋黄庭坚《江夏源流山谷序》:
查阅《唐书》:禹锡公三子秉清公,生选诚公,选诚公生珍仪公,珍仪公生卓贤公,卓贤公生明德公,明德公生用忠、用志二公。用志公生宾公,字文任,居江西抚州府。生弘公,字锡联;环公,字锡聪。弘公生三子:长一郎,讳峭公;次崤公;三岐公。崤公,字瑞麟,登进士第,官工部尚书,娶上官、吴、郑三氏,共生二十一子,以时变告老。值峭、岐二公身故,公群守一堂,百有余丁。一日得听黄巢与王仙芝聚众谋逆。……公唤一堂,尽宜迁避,身佩杨柳,远迁就近,各行变通。先是香公庙匾列二十一房,今时老夫二十一子,与崤岐四子,环公七子,共三十二名编列,愿迁移居,各记本姓支派。峭公嘱曰:
郢州江夏遽移乡,恐久渊源未许详。
姓据陆终来历远,庙传扉相祖宗香。
随居奉寝先灵妥,到处和邻世业昌。
聊记嘱言欣命韵,能知安德共流芳。
这位黄峭,与邵武的黄峭更相似,三妻(姓氏均相同)二十一子,也有遣子诗。但他比之年代更早,而且居江西抚州。祖父名宾,字文任;父名弘,字锡联;黄峭,名一郎,字瑞
麟,兄弟三:峭、崤、岐。这些均不同。
(四)湖南宁乡的黄峭:
清黄赤潭《江夏堂黄氏源流总序》(原载湖南宁乡箭楼支民国20年黄氏族谱):
汉朝文疆公香以孝行著,官至尚书令。生琼公,始拜议郎,迁尚书仆射,赠车骑将军,谥忠侯。琼公生阁公,阁公生琬公、瓒公。琬公历官五官中郎将、司隶校尉诸职。瓒公之孙智顷公生忠公、贲公。忠公善用兵,蜀将,封五虎将军。贲公见汉祚将移,退居不仕,则我祖之在汉时固乎世家也。
贲公之长子和璞公生觉公,觉公生漪园公、远瞻公。远瞻事晋安帝,封征虏大将军。生峭公,为徐州刺史,生二十一子。值孙恩起事,据有八郡。公以身许国,命子避乱四方,临别赠诗以勉之。诗曰:“勒马奔程自主张,男儿随处可开疆。远游外境非吾境,久在他乡是故乡。继志莫忘莲胆苦,传家须并桂兰香。我居官守难逃避,为愿尔曹百世昌。”二十一子各持诗一首,即便登程。故朝赞公居广东,官散骑常侍;朝辅公居福建;朝兴公居河南;朝参公居湖广,官司棣校尉;朝选公居叙州;朝正公居大冶县;朝栋公居江南;朝匡公居浙江,官光禄大夫;朝先公居云南;朝连公居大宁;朝登公居山东;朝楷公居山西;朝钦公居陕西,官侍中;朝范公居贵州,官中护军;朝柱公居武宁;朝幹公居波阳,官祭酒;朝端公居洪都,官御史;朝升公居镇远;朝襄公居江西;朝侃公居徽州,官督理青州军事;朝桢公子孙散居都昌、南丰、永丰、宜黄、金溪等处。各公苗裔星罗棋布,几遍天下。而朝端公者,则我沇江双井之嫡系祖也。
这位黄峭与邵武黄峭也有相似之处。虽无三妻,但廿一子名字、居处都很清楚。而且“八句诗”也更相近。
(五)号铁公的黄峭
1、《白莲堂记》:
黄氏祖名峭,字巨木,号山公,因避巢乱,随予四世祖洎公、五世祖兰公父子入闽。
2、《仁郁公传》:
上官仁郁,字虞侯,五代初入闽,娶黄氏,系铁公之女。铁公者,名峭,俗号铁公。九世祖与铁公交厚,因巢之乱,峭避巢同姓之祸,遁居和平鹳薮,生廿一子一女。……黄氏葬峭墓侧。
3、《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
黄峭婿上官仁郁,仕梁,为前将官,封建成虞侯。……生于后汉天福六年(947年),卒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七月。
这位黄峭,号铁公,是避黄巢乱来闽,遁居和平鹳薮的,也生廿一子,还有一女。
(六)邵武的黄峭
1、史志记载:
元苏天爵《滋溪文集》卷十三《元故奉训大夫湖广等处儒学提举黄公墓碑铭》(已见于前文)。
2、清咸丰五年《邵武县志》卷十九“杂记”:
黄峭,字肖山,和平人,生于宋季,仕元致通显,年八十二卒,葬鹳薮。有妻妾三,生二十一子。晚年以宗族繁盛,出积赀分命诸子择地而居。于是,有去其乡而占籍他州,至聚族千指者,闻其宗派多称为邵武黄氏二十一子之后。平生著述无所见,惟建宁《卢田黄氏家谱》所载有《题书院四景》六言诗四首。
此记明载:黄峭生于宋季,仕元致通显;但不详其官职。
3、新编《邵武市志》“人物传”:
黄峭(871—953),讳岳,字仁静,号青冈,又叫峭山。唐邵武和平坎下村上井人。
黄峭聪颖、有胆略。唐昭宗时(约890年),邵武水灾频繁,蝗虫四起,加上地方军阀割据,盗匪出没,民不聊生。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积贮,聚合乡邻,兴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得以安定。陇西郡王李克用见黄峭有才干,招致麾下。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秦宗汉、王行瑜叛乱,黄峭随李克用平乱有功,升管江浙两广军务。次年,叛军再次进扰,黄峭又率兵讨平。因勤王有功,昭宗封其为工部尚书。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唐朝灭亡后,黄峭绝食数日,弃官归隐。次年,他返回故里并创办和平书院,教谕后人矢志求学。
黄峭娶有3妻,生21子。后周广顺元年(951年),他已年高8秩,便均分所积资财给儿子。除留下3妻的各自长子,遣余子散居各地,并授家谱一帙,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诸子临行时,黄峭口授一诗:“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我思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广顺三年黄峭无疾而终,葬于本村附近黄家林,享年82岁。平生著述仅见建宁卢田《黄氏族谱》载有《题书院四景》六言诗4首。
黄氏后裔繁衍,现散居闽、赣、粤、台诸省有海外。
此传内容比清咸丰《邵武县志》“杂记”作明显扩充,不仅采自禾坪黄氏谱牒,而且收集民间传说。作为志书似不够严谨。
4、谱牒记载:
宋黄洽《黄氏族谱原序叙》淳熙甲辰十一年(1184年)(原载《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 琬字子琰,仕镇西将军,生二子:长权,次保义。权徙巴西,又三传曰珣。孙讳湘,仕晋侍御史。生二子:长尧,分金陵;次广,任晋大元帅。广生迪,仕江夏太守。迪生志,徙居邵武三十三都禾坪鹤薮之始祖也。又五传至梅山公,名孔。生三公,讳孟,玄孙讳相,小名十郎,字巽夫,登唐贞观元年乙丑二甲第十名进士,累官侍讲学士。生子简,大中大夫。生子肃,仕后晋殿中侍御史。肃生四子:长一郎,迁湖广嘉平;次二郎,居江西嘉禾,迁湖广白沙;又三郎,居嘉禾,今改南丰;最次者四郎,名忠,讳钖宋,至道中任教授。生子实郎,讳字峭山,登祥符戊申元年(1008年)三甲第九名进士,初守江夏有功,迁奎章阁,累官侍郎制直学士、尚书仆射,元丰五年(1082年)追赠少保,谥文烈。娶三妻:官、吴、郑,生三七二十一子。长妻夫人官氏,生七子;二夫人吴氏,生七子;三夫人郑氏,生七子。分派源流,一一而清。
这是至今所见邵武禾坪谱较早的谱序,可能保留较原始的信息。
5、宋黄震《黄氏族谱序》咸淳元年(1265年)(原载《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
琼之孙琬,字子琰。琬生权公。权公以下:济方公、珣郎公、侃公、湘公、广公、迪云、志公、良公、俭公、裳公、剑公、德明公、恭公、梅山公、孟公、用成公、节公、福公、巽夫公、简公、彬公、肃公、四郎公。至四郎,名锡,生峭公,讳实郎,号峭山,登宋真宗祥符元年(1008年)戊申科第九名进士,初仕江夏太守,有功,迁至平章阁大学士,至神宗五年追赠少保,谥文烈。居邵武禾坪鹤薮树下,娶官、吴、郑三妻。官夫人七子:长和,仕大理寺丞,居原鹤薮;次梅,居九江黄梅口;三荀,居兴化府莆田县;四盖,居邵武盖竹村;五楚,居建宁楚溪上堡;六龟,居邵武大龟潭;七洋,移居泉州晋江。吴夫人七子:长福,移闽县细村;次渠,移漳浦;三政,移建宁建阳县;四宁,移宁化上里;五芦,移建宁堡芦田;六林,居邵武梅林;七塘,居建宁。郑夫人七子:长井,移江西嘉禾,改南丰双井关;次永,居建宁永城堡黄坊;三延,居延平府;四城,居宁都石村;五潭,居邵武潭头;六发,居祖鹤薮;七橙,居延平府南平县黄橙口。二十一子昭昭矣。
黄洽与黄震两序,时隔82年。其中,对黄峭的上祖世次记述基本相同:黄峭为宋代人,祥符元年进士一致,黄峭官秩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一序黄峭父名忠,字钖宋,二序改为父名钖。一序称峭之十代祖以上黄志已迁邵武禾坪鹤薮;二序则说黄峭居禾坪鹤薮树下。而一序二十一子只点其数;二序则二十一子从人数、名字到分居的地点一一列出。
宋周士枢《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咸淳七年辛未(1271年):
琼公生六子,长孚德。孚德公之子琬公,字子琰,任豫州牧,封关内侯,复封阳泉侯。瓒公三子孚礼,官谏议大夫。生子连公,任吏部尚书。连公子威,西晋怀帝时,封江夏郡。子竢公,生四子,三曰椿公,生子丕诚。诚公长子伯兴。兴公长子秉哲,哲公子帘。帘公长子仕甫,甫公长子聪。聪公六世孙膺公,字惟淡,号幽谷,唐时,自光州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平洒,以五经课子,显名于世,号曰五经先生。公生二子:长曰政,次曰皓。政公官节度使,徙成都;皓公字太平,官内翰学士,亦二子:曰任、曰福。任公官本郡参府,子三:长锡平、次鑑、幼錬。锡公字禹器,梁太祖朝官,授邵武千户,钦宗时赠尚书。生五子:长峭山、次义山、三德山、四海山、五岱山。锡公长子峭山公,名岳,字仁静,号青冈,后唐庄宗时,官征为工部侍郎。娶三夫人:上官氏七子……,吴夫人七子……,郑夫人七子。共廿一子,三夫人各留长子,其余十八支,各居异地,乃由天定。
关于黄峭的记述,禾坪黄氏谱历经多次的演变,而周序是第一次演变;尤其此序与黄震序时只隔6年,因何有如此大的变化,颇难理解。一是黄峭的上祖全变,原属黄香长子黄琼、黄琬派,变为属黄香四子黄瓒、孚礼之后;二是从黄峭高祖至其父,从“简—彬—肃—钖—峭”,变为“膺—皓—任—钖(禹器)—峭山”。三是开始出现黄膺,字惟淡,号曰五经先生,唐时自光州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平洒;四是峭山兄弟从一人增至五人;五是黄峭改为黄峭山,名岳,字仁静,号青冈,从“宋乾符元年进士”改为“(后)唐庄宗时,官工部侍郎”。六是长夫人官氏改为上官氏;二十一子的名字、排列次序、迁徙地也都有改动。此次改动的许多表述一直流传至今,当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6、邵武传世之祖黄峭公(872-953)
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锡公的长子,远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十五日戍时。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娶上官氏、吴氏、郑氏三郡君,共生二十一子。
首兴义旅 志在安民
唐末昭宗时期,宦官擅权,四镇骚动,洪水蝗灾相继发生,处处闹灾荒,而百姓却未能得到赈济,以致游民乘机酿成“寇盗”,天下甚乱。峭山当时年仅二十,见此现状,慨然兴叹,毅然出积贮财物,赈济灾民,且以儒生胆识,招募邻丁组成义旅,平定动乱。义师所至,社会安定,流民回归家园。
当时陇西郡王李克用,有谋略,高举平乱辅唐旗帜,见黄峭有干济之才,举为千夫长。乾宁二年(895),王行瑜、李茂贞、韩建三藩镇侵犯京都长安,朝廷倾危告急。李克用请兵讨伐,峭公内佐机谋,外参戎政,攻克邠州,杀掉王行瑜。李克用乘胜穷追李茂贞、韩建。此时,昭宗却听信朱温(全忠)诡言:“茂贞覆灭,则沙陀太盛,朝廷危矣!”诏命其“休兵息民”,制止李克用追杀叛逆,封李克用为晋王,峭山为千户侯,参管江浙、两广军务。
乾宁三年(896),茂贞复叛,叛军迫近长安,昭宗出走华州。李克用发兵入援,峭公勤王有功,授工部侍郎。此后,峭公眼见晋王不失臣节,尽心辅唐。昭宗却听信馋言,认为戎狄之人,不可信任。可是朱温之辈,野心图谋不轨,反而受到信赖,因而慨叹:“自古忠者不见信,而听信者不忠,岂有不亡者乎!”
光化元年(900),宦官刘季述幽禁昭宗于少阳院,私自要废昭宗李晔,立太子李裕;天复元年(901),韩全诲劫乘兴于乞巧楼,迫昭宗到凤翔;天祐元年(904),朱温伪称邠、岐兵迫京几,挟持昭宗迁都洛阳,将长安宫室、庐舍尽行拆除,京城长安成为废墟。当时昭宗已成为群奸劫持在掌中的傀儡,至洛阳,朱温便在椒殿杀掉昭宗,立太子祝,是为哀帝。
峭公听到政变消息,十分忧伤,绝食数日。工部尚书李袭吉劝解说:“食禄忠事,死固其分也,第念徒死无益,将如后举何?”(《峭公行录》)自此,峭公勉强顺时,为解甲归田作好准备。
天祐三年(906),晋王发兵救幽州刘仁恭,联合出兵攻潞州,讨伐朱温。天祐四年,朱温弑哀帝自立,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太祖。唐亡。
隐德不仕 养晦韬光
梁开平二年(908)正月,晋王李克用逝世,子存勖继立为晋王,即后唐庄宗,继承父志举兵伐梁,遣使徵聘黄峭出山辅政。峭公辞谢说:“量力而进,那能与量德而退相比。现在德温放弃校书郎官职,回家闭门养高,文江辞掉监察御史,回莆田老家养老。我不能像他们两位明哲保身,但愿为唐逋臣。”(《峭公行录》)。峭公弃官归隐时才三十五岁。十五年的戎马生活,走遍半个中国,耳闻目睹唐末五代臣杀君,子弑父,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千室之邑,不存一二。凶荒之年,人皆相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惨状,感到朝野现状难以匡正,遂无意仕途,养晦韬光,告诫诸子不要昧时而躁进。
峭公归隐山林,创办和平书院,敦聘鸿儒名师,诱诲后进。至宋代人才辈出,该书院培养出太常寺丞黄汝济,御史中丞、资政殿大学士黄履,秘书省秘书丞黄伯思,台州知州黄章,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黄中,衡阳太守黄瀚,工部员外郎黄木,婺州知州黄向等等一大批超凡人才,并造就一批批异姓子弟人才,故和平镇以读书人多,人才出众而著称于世。峭公曾写《四景诗》,记归隐生活,以表示恬然自得之情。
《春》
花落断桥流水,莺啼深院轻烟。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许龙眠。
《夏》
赤日远衔葵影,薰风浓滞荷香。案上书添碧色,芭蕉绿映南窗。
《秋》
阶下黄葩晓露,庭前丹桂秋风。未忍抛书歆枕,冰轮驭正升东。
《冬》
烟淡淡迷古树,月明明浸梅花。昨夜阶前积雪,余晖白映窗纱。
避乱遣子 教子有方
峭公归隐数十年间,目睹社会变乱,政局动荡,换了五代十一君,亡国而被弑杀的国君八人。时间长的不过十多年,短的不过三、四年。政局如此动荡,决心遣散诸子以避不测之祸。后周广顺元年(951),是年郭威篡后汉为后周太祖。峭公年已八旬,宴会姻族,对众儿子说:世人拜神祈求“多福、多寿、多男”,但是尧说:“多寿则多忧,多男则多惧。”你们二十一人,难道我不愿意都留在身边,以终余年,只是忧虑多男多惧,我怎能指望大家株守家乡呢?应该走出去自谋发展。我过去在戎伍,走遍半个天下,回想闽、粤、赣、江、浙等地,山环水秀,饶沃的田地到处都有,但都已荒芜,只要开发,便成乐土。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以奉侍父母,其余一十八支不得恋此故土,各自信步天下,相地而居,随地命名。
诸子齐声说:“俗话说,‘积谷防饥,养儿娱老’。父亲已到八十高龄,我们正在忧虑不能日日奉侍左右,反叫我们远处他乡,培育这么多子女有什么用?”
峭公慨然长叹说:“谁说散不如聚,而共同留恋这小小的地方!你们没有听说,‘燕雀怡堂而殆,鹪鹩巢林而安’,我的忧虑恐惧,就是为此。”
当时众烟亲也向前劝说:“‘池内之鱼,远逊云间之鹤’,当前海内多变,我们觉得亲翁考虑此问题,既全面又有深远意义,为何要仿效吃乳的婴儿,向母亲怀中索食呢!”
峭公接着说:“聪明辖达之人的见识,大致相同。择木而栖,就在于食禽。”于是将所积贮的资财均分,并新修家谱,各授一册,且郑重地说:“此谱以便年深岁久认所由来,知道我们的远祖分自光州,今为绥城旧族、乡名昼锦,里号和平,而中城鹳薮、竹粟、勘头,都是我们一脉之亲所居住的地方。应当珍藏谱牒,遥接书香,使上不堕贻谋之家声,下可绵子之世泽,所以不应该将分与聚当为两种不同的效果看待。他日相逢,彼以礼施,此以礼报,频来而不拒,久间而不疏。你们兄弟可卜吉登程,言无多嘱。”遂口占一诗以授之。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峭公三郡君,各自吟诗一首,后世子孙尊称为三妈太诗。
上官氏夫人诗云:
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氏三七齐。
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帏。
吴氏夫人诗云:
吾年八九难期会,奕叶分枝为汝题。
尚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
郑氏夫人诗云:
祷造苍天祐各乡,官吴郑氏三七郎。
奉奏公命吾儿去,投辙绵绵奕世昌。
嘱媳诗:
上官氏诗云:骏马行行出异乡,元旦日食素一餐。
吴氏诗云:骏马悠悠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二餐。
郑氏诗云:骏马匆匆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三餐。
后周广顺二年壬子(952)秋,诸子各择其址,先后回乡省亲。峭公欣慰良多。三年(953)仲冬十一月初十日巳时,没有感觉病痛而逝世,享寿八十二,卜葬鹳薮黄家林,有碑为记。横文:唐朝工部侍郎。正面直文: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吉旦,祖考名峭字山公黄公之墓。二十一股子孙敬立。此墓于1986年由邵武市嗣孙组织助款重修,碑文为乾隆四十四年原建镌刻。列为邵武市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文曰:黄峭墓,经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邵武市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四月三十日立。
以子贵,北宋时,太宗、仁宗累有进封钦赐工部刑部尚书。太子少保,并立碑具文如“敕封峭山公刑部尚书。太子少保。”
赞曰:
平生智勇皆兼全,好观韬略有才贤。
宜男但能荣三七,庆祝应知岁八千。
济济多士无容已,代代簪缨独悠然。 元老勋名留后泽,清卿世德映貂蝉。
富贵原自由天定,福寿双美瑞盈焉。 夫人上官氏,字妙秀,生於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卯十月二十八日子时,卒於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末四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六,葬黎舍觉辉寺后天池塘,立有碑。生子七:和、梅、荀、盖、楚、龟、洋。
吴氏夫人字妙香,生於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戍七月初六日酉时,卒於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甲寅三月三十日子时,享寿七十八,葬大鼠纲立有碑。生子七:政、化、衢、卢、福、林、塘。
郑氏夫人字妙季,生於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七月初五日丑时,卒於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十月初二日卯时,享寿八十三,葬官济庵牛栏窠,立有碑。生子七:发、城、延、允、井、层。
以妻房大小兄弟二十一人排行顺序是:
和梅荀盖楚龟洋,政化衢卢福林塘。 发潭城延允井层,官吴郑氏永流芳。
以峭山出生及其子出生年月日时来看,公二十一岁生和公,六十岁生层公。
按出生年、月、日、时,二十一次次第名录是:
和梅荀发盖潭城,楚政化龟衢洋延。
卢福允林塘井层,排行第几则了然。
(资料来源:中国福建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主办的黄峭故里网站)
各地黄姓遣子认祖诗摘录如下
漳州漳浦湖西长桥派
骏马登程出外乡,任从胜地立纲常。 我思异境犹吾境,你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茶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二八男儿总炽昌。 备注:饶平本1987年版 广东冈州杜阮派 骏马登程出异疆,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命语,晨昏须烛祖炉香。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福建宁化石壁派 骏马匆匆出异乡,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永庇诚吾愿,三七男儿总炽昌。 广东茂名派 骏马匆匆出异乡,任儿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只要炷案香。 谓尔苍天神庇佑,七个男儿总炽昌。 台湾宜兰 骏马匆匆出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永庇诚吾愿,三七男儿总炽昌。 海南琼崖龙楼派 骏马冲冲出四方,任从随时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不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 惟愿苍天天庇荫,三七男儿总炽昌。 广东揭西员埔派 策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旦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前香。 平生屋漏原无愧,三七男儿总炽昌。 新加坡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宜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多庇佑,俾我儿郎尽吉昌。 泰国黄氏宗亲总会 骏马登程往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永庇成我愿,三七男儿总炽昌。 福建平和江夏黄氏 骏马同堂出异疆,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命语,春秋当荐祖宗香。 愿祈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吉昌。 广东台山 策马登程出异乡, 任从何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尤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夙夜莫忘亲命语, 晨昏须荐祖炉香。 原言苍冥垂庇荫,三七男儿总炽昌。 广东揭西下崆 信马行行出异乡,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我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仰望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共炽昌。 广东揭阳登冈乡 駿馬登程往異鄉,任從勝地立剛常。 身居別景尤吾境,爾在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斗祝祖前香。 但願神天相庇佑,三七男兒永熾昌。 福建平和官*溪 骏马登程往异疆,任寻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春秋须荐祖蒸尝。 愿祈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吉昌。 备注:*'官'字左边有'王'字。 福建邵武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非吾境,尔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备注:原邵武认祖诗。 邵武文史资料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我思异境犹吾境,尔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西社“黄氏峭祖词” 骏马登程往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你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香港黄族宗亲总会 策馬登程出异疆,任從隨處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是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宜荐祖宗香。 願言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永熾昌。 暹罗黄氏宗祠炽昌堂增修族谱 骏马登程往异方,各寻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长默佑,三七男儿永炽昌。 广东《汕头浦隐公世系族谱》 迅马登程往异乡,任从到处立纲常。 身居外境即我境,日狼他乡即旧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相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备注:1996年编修 广东潮阳 骏马登程往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原境,日住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前香。 但愿苍天相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福建邵武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我思外境犹吾境,尔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备注:在清光绪版本改后的认祖诗。 江西上铙井公派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整纲常。 足离此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云南昆明 骏马登程往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前香。 但愿上苍垂庇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台胞来闽寻祖诗 骏马奔程出异方,各寻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你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 《中华百姓通书、黄姓》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重庆市 信马登程走四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蒸尝。 漫天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备注:黄峒荣1995年清明节在邵武祭祖念诗。 宋焕章阁太学士峭公遗诗 骏马登程往外邦,任从随处立纲常。 业成外境犹吾境,名重他乡胜故乡。 早晚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进祖先香。 殷勤耕读宜安份,三七男儿总炽昌。 香港中山同乡会 骏马滔滔出外江,男人到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我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定省祖宗香。 但愿皇天恩庇佑,三七儿总炽炽昌。 福建平和县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宜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多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漳浦湖西长桥黄氏家传 駿馬登程出外鄉,任從勝地立剛常。 我思异景犹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当荐祖茶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二八男儿总熾昌。 备注:平和本1993年 广东高州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广东罗定潭祝 骏马堂堂往异乡,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台湾高雄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宜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多庇佑,俾我儿郎尽炽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