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山中田园诗,梅县客家情


按语:想表现出梅县客家精神风貌,字里行间总觉得乏力。所幸在《新摄影》网站上找到了三位梅州籍的摄影家:综艺之光、利山和林中,看到他们的作品,甚为欣喜。正因为他们有着对自己家乡最深刻的理解、最诚挚的情感,艺术家定格的画面才会如此的真实和细腻。我们尝试借助本土艺术家的审美眼光,带领大家体味梅县的田园诗画。在此,我们对三位摄影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利,
梅县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碧玉;温婉、秀丽。
是造物遗落在山坳里的珍珠;明媚、清纯。
直到几条高速的逐渐开通,才慢慢撩开她的面纱,把她本真,淳朴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梅县最美的是什么?
是山吗阴那山虽葱茏却不及黄山的雄奇。
是水吗? 梅江的水虽清澈也不及九寨的瑰丽…….
梅县最美的,应该是客家人,是铸造了山中“世外桃源”的客家文化。


千余年前,客家的祖先都是名门贵裔,为了躲避政敌的迫害,带领亲眷,衣冠南下,在穷乡僻壤之地开荒屯田,建设家园。曾经饱读诗书的名士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起了真正的逸隐生活,也一直保留“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如今,在层层叠叠、修饬整齐的梯田茶园上,在首尾相连、鳞次栉比的客家围屋间,还依稀能领略到沉淀在泥土气息里淡淡的书卷味儿。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梅县客家

梅州在古代以盛产梅树而称为梅花乡唐宋时当地更有十里梅花景象。梅县的得名,源自于此。梅县东镇潮塘村还留存有一株宋代古梅:潮塘宫粉,可能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原木古梅。

古梅粉萼重瓣、馨香秀逸,就像是艰苦卓绝、儒雅刚强的客家人,默默地抗衡着千百年来的风刀霜剑,没有或改一点风骨和颜色。

叶帅曾有一首咏梅诗:心如铁石总温柔,玉骨姗姗几世修。他一生所展示的,不就是这透在骨子里的内敛和超然吗?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据历史记载:两晋至唐宋时期,延续不断的战乱、饥荒,使得中原的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到闽、粤、赣地区。进而一枝散五叶再扩散至川、桂、港、台、东南亚等各地。由于地势平坦,水草丰饶的平原已有原居民居住,他们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依山就势,兴建家园。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这些移民被当地官府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这就是“客家”称谓的由来。
摄影:综艺之光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摄影:综艺之光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客家文化承传于黄河流域的儒家思想,是汉文化下属的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征的一种文化枝干。 耕读为本学而优则仕,是客家人根深蒂固的信念。梅县地区 山多田少,粮食不足,客家男子必须出外谋生,读书识字成了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在外地事业有成的客家人,往往不吝巨资回家乡助教办学。使得一代代的客家后裔,崇文尚学,蔚然成风。到元末明初,嘉应州(即现在的梅县地区)不但成为客家人集散中心,也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谈及客家,不得不说的是客家女。
  客家女是汉族女性中独特的一类。她们的纯朴、勤劳和贤惠以及惊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孕育并支撑起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中载:“州俗土脊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织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  

相传南宋末帝在逃亡途中,在梅县地域,被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宋朝皇帝便赐封客家女性死后为“孺人”。本应是五品知府以上官员夫人死后的称谓,给予了故后的普通客家女性,可见客女自古享有的社会地位.是山涧的清泉客家女子,在崎岖蜿蜒的山陵野地中涓滴不断的延续着一个不老的传奇.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地方汉剧里的白娘子,感觉就是客家女的化身,美丽善良而真挚,带着些悲情的色彩。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一句简单的唱词,说的是客家人热情好客的习俗。
是用一团和气,来化解当地土著居民的敌意?还是久居山野,有与人交往的心理渴求?我觉得客家人的坦诚与热情更多地来自于儒家思想“仁义治天下”的意识表现。
一个和善的笑脸,一份好心的帮助…….
在任何付出都需要等值回报的城市中,最难得这样的真诚的情谊。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客家酿酒,客家石磨豆腐

都是梅县人待客的佳肴。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梅县风物



围龙屋是客家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围龙屋门前都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主体建筑中,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摘录)

客家人聚族而居,以便于抵御外敌和野兽。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里面包罗了各种生活设施,几乎是个小型的社区。据我有个在围龙屋长大的朋友介绍,住在围龙屋冬暖夏凉,通风良好,蛮舒适的。
在梅县南口镇侨乡村,还完好的保存着33座始建于清末民初的客家围屋群。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无论哪种形式,围屋的精神都是团结在一起,和谐的、紧密的。

每个家庭比邻守望,相互扶持;延续千年的文明与传统。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荫庇着每一个居民的温馨与融洽。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叹为观止的是那一排镂空的竹叶,细小的枝节上,舒展着有着渐变色调的绿叶子。经历了近百年风雨的刷洗,依然栩栩如生。这样的工艺是否来自于佛山石湾的陶雕艺术呢?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看不尽的浮雕 缕空雕、梁雕、斗拱雕花…..

建造自己的家园,谁不是运足匠心?

楹联、牌匾….

抒发的是气韵,承载的是文化。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浓重的乡土情结和叶落归根的思想,使得许多在海外创业发展的客家人纷纷回乡买地置业。 梅县白宫富良美村的联芳楼,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是回流的华侨带着外国洋式建筑的相片,加入客家围屋的特色而建。地方色彩中融合了异国建筑元素,成了一道“中西合璧”的风景。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隐忍、顺从的客家的女子爱用山歌表达自己的情愫。

梅县客家山歌是中原文化与梅州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山歌也随着传播繁衍,山歌词富有诗词的语境,据考证是为“国风”和“吴歌”的遗韵。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联芳楼围屋的正面是三个耸立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雕像、和一些罗马风格的装饰纹样。饶有趣味的是,这些西方雕饰的下面,遽然是东方的双龙戏珠。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于细微处的用意雕琢,是经得起品味的雍容。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和中国绝大多数的乡村一样,梅县青壮的男子们都出去大山的外面发展,围屋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孩子们也象弄堂里的穿堂风,迅速地蹿高,很快地走到围屋的外边。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先辈伐木垦荒,筑坝造田留下的祖业,总还是需要人耕种。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客家人选择较低缓的山地开垦梯田,并修渠筑坡,引水浇灌。在层层山脉间罗列出阡陌纵横的田园诗画。

篱舍相望,鸡犬相闻 ,谁说世外桃源一定在水边?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毕加索的色块,蒙德里安的构图
在秋天的画布上
收获着一年的辛劳与喜悦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不知道每一双望眼,

是否都能收获到一双还乡的行踵。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梅县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
十月,又到了红柿,金柚上市的时节。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正月,如能留在梅县,过一个客家人的春节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烧烟架,耍火龙
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尽管,城市的建设在各地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但是,因为群山的屏蔽
梅县还没有多少钢筋水泥的硬伤。
围龙屋上岁月的陈迹
被云雾烘托得像一幅水墨山水,
静谧中透着隽永、雅致。



'700')this.width='700';" border=0>
每一个清晨的到来
旭日都给山峦、屋顶,林杪、枝头,披上嫣红的霞光。
像杯陈年普洱的茶色


梅县这杯茶
要用清冽的泉水
平和的心情
慢慢的,细细的去品味。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18 |  阅读: 3333 |  个人分类: 谁不说俺家乡好 |  系统分类: 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  发表于: 2007.09.27 17:06

评论


发布者:匿名
2012-05-26 06:16

发布者:匿名
2012-05-25 08:08

发布者:匿名
2012-05-10 04:17

发布者:匿名
2012-04-24 05:33

发布者:匿名
2012-04-08 10:07

发布者:匿名
2012-03-24 06:12

发布者:匿名
2012-02-22 14:47

发布者:匿名
2012-02-21 17:46

发布者:匿名
2009-06-07 22:06
客家人的骄傲啊

 回复 发布者:天雨轩
2009-04-26 10:59
客家文化遗产,好多就在我们身边!漂亮啊!重点保护!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