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火船屋探秘




大埔三河梓里村的火船屋——健庐和杰庐是梅州市最富特色的客家民居,省内罕见,是客家人敢为人先的表现,彰显了主人邓文健和范汉杰的共性和个性:一个是富甲三乡的印尼华侨,一个是威震八方的抗日名将。现对健庐和杰庐文化内涵异同作粗浅探究。


客家人饱受流离之苦,追求安居是始终不泯的梦想,无论贫富,稍有可能便要做屋。建造房屋之处,要求放象征“金木水火土”的五星石,镇凶化吉。火船屋含“金木水火土”,兆五行齐全、和谐与共的吉祥文化,这是共性之一。客家人勇于奋斗,追求成功后光宗耀祖,表现是衣锦还乡和建造大屋。邓文健和范汉杰,一个是富商,一个是中将,都做到了光宗耀祖,他们做屋动机之一就是为了光宗耀祖,乃共性之二。落叶归根,乃共性之三。他俩长年在外,今非昔比大有建树,客家人浓浓的爱乡情怀从未淡化,都有落叶归根的心愿,未雨绸缪建好火船屋,以应不时之需。

健庐
印尼华侨邓文健发迹后在故乡建的大屋,是传统的上中下三堂半围龙的形式,但梓里人多田少,姓氏多。邓姓非大姓,要谋取他人土地不易,只能退而求其次,按近水长方形土地建造外形独特的火船屋,是船头朝内逆水,符合“逆水藏财”之说。看似守旧的他亦有积极的一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告诫子孙要自强不息、永远向前,表现了邓公激发正能量励志的良苦用心。

杰庐


杰庐是抗日名将范汉杰所建。其人不凡,是唯一戴上校军衔的第一期黄埔生,入学前北伐中参加了著名的贺胜桥和汀泗桥战役,崭露头角;抗战中在太行山、中条山大胜日军,朱德赠“太行屏障”锦旗嘉勉,曾任国民政府陆军副总司令等职。解放后被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撰写了几十万字军事教材,死后葬北京八宝山公墓。他在日本、德国留过学,思想开放,少有旧俗,建之杰庐不讳顺水败财之大忌,火船屋头顺水朝外,他认为事在人为,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范汉杰吸纳海洋文化超前意识,今天改革开放得到印证,客家人善思善变思进取,传统而不守旧,才能雄踞于世界族群。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1884 |  个人分类: 摄影 |  系统分类: 休闲生活•美食旅游 |  发表于: 2015.01.21 10:15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