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是什么令?谁能用手分清塑料袋厚度是否超过0.025毫米?
这些细节是专业的,对公众来说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把一种糟糕的,且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的习惯抛掉。
据说,塑料袋发明于100年前,当时一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和快乐。延至今日,塑料袋被无节制地使用着,穷人用,富人也用,塑料袋从天使变成了魔鬼。
据说,我国每天要使用30多亿个塑料袋,生产这些塑料袋要耗费13000多吨石油;塑料袋若埋在土里,要200多年才能腐烂,且会对土壤产生污染,若焚烧亦会产生有害气体……
其实,这些说辞有多少科学依据?这每天30多亿个塑料袋的使用量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如果能统计出来,就应该有途径解决它;塑料袋发明才100年,怎就断定200年才会溶解?不过是推论。
说这些并不是想证明塑料袋并没有产生这许多的污染,恰相反,它产生的污染已经不需要去计量了,每日用30多亿个与10亿个有什么区别?不是200年腐烂而是100年分解就可以饶恕这物件了?塑料袋是魔鬼,十恶不赦。
此定论即已成立,就应该立马动手废了它,下狠手。于是,限塑令来了,商家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了,禁止生产、销售薄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了,等等。
为什么这等温柔?为什么用经济手段?要以人为本?废了塑料袋才是更长远、更根本的以人为本。
技术的进步,已使塑料袋的使用超出了经济所能起到的制约作用。商家愿意免费提供塑料袋,比起留住客人,几分钱甚至几厘钱的花费是值得的。买家也愿意使用塑料袋,方便、卫生,即便花几个小钱也并非揪心尖子疼。
许多人不用,那是因为这些人内心的道德约束,但这不能当作广泛的废塑力量。而有偿使用塑料袋,说这些钱要用于消除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坏了,因为花了钱,连内心的道德约束可能也同时废了。
史蒂芬·列维特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为了惩罚经常迟到的家长,一所学校规定,凡不能按时来接孩子的家长要被罚款。好了,此后迟到的家长越来越多,因为花了钱,迟到就变得心安理得了。而取消了罚款,迟到的家长却更多了———罚款时都迟到,不罚了,不迟到白不迟到。
这个例子亦可用在限塑上。
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吧,能否因为禁止商家免费提供塑料袋这样温柔的规定,就能把这魔鬼治住?
想想垃圾分类吧。请明星做做广告,办置几个分类的垃圾箱,结果如何?谁去分类了,该怎么闹腾还怎么闹腾,集体不作为。限塑令,别温柔地陷入垃圾分类同样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