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加载中...
正文
|
||||
行走平远,体会休闲慢生活仓子下,是位于平远的一个原生态风景区。起初,有些小失望,慕名而来的兴致并未被调动起。或许这里,与我平常所见的高陂老家无异,依山傍水的景,热情的村民,坐落于丛林之间的农家小屋。沿路行走,把我吓的直闪躲的走地鸡,放牛或是收割稻谷却仍旧不忘对游人笑笑的老农,视觉冲击下,熟悉感越发强烈。就象回到奶奶家一般的自在。想来这就是大山的味道,因熟悉而有了强烈的存在感。
原生态,没有雕琢的精致,只有返璞归真的质朴感。
看到了“活”的杜仲,平日妈妈会用来做汤的药材,原来是长成这样的。看到了一棵叶子依旧翠绿的银杏树。激动的差点“泪流满面”。想当年妹在北京金秋时节拍下的几张相片,黄澄澄的银杏树让我眼红到不行。艾玛,咱“农村”与“城市”终于接轨了。
乡野拾趣,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花草,大多都叫不上名字来。“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采了也白采。烈日炎炎,还没拿回去,估计就蔫了。然,带不走的鲜花,带的走的影像和记忆。相片里,它们依然可以鲜活的存在,长盛不衰。
这家小屋门口堆着高高的柴火,远处那家门口晾晒着一排排的菜干。
等,等,等,都没拍到蒲公英随风而起的状态。只好,做作的摆拍一张。 山路虽崎岖蜿蜒,仍旧阻挡不住寻访的游人。山里人向往大城市,大城市回归大森林。看他人,似乎总比自己好几分。其实,不与人攀比,幸福感才会倍增。 拍了一张照被同伴笑谈只见牛绳不见牛的“抽象”照。其实,我真的只是想拍放牛的老人,一边扛着厚厚的稻草,一边放牛的生活姿态。 在光的照射下,无名小花都有了光芒。 朋友发现了叶子下的四个小虫,欢喜的叫我过去看。想拍与不想拍的犹豫瞬间,走了过去。走了两步,啊徐说,去,回去把那四个小虫拍下来,很有趣。于是,便有了这张相片。看来每个懒人背后必须有一个鞭策。 走过坑洼的泥泞路,终于可见水泥台阶,缓解一下穿鞋不适带来的脚痛。绿郁葱葱的树林,穿透下的阳光。舒服和清凉的小风,终于有了体验。看到了一棵“连体”树,树根相连,树杆却分开了两棵。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 青云峰瀑布,是仓子下的一个小瀑布。不能与百丈礤大瀑布相比。但好玩的是,看到了瀑布水流有少变多的过程。原来这还是个可以控制水流的瀑布呀?! 短途行走,几乎大家都是本着休闲放松的心情。因而象我这般事事的带着相机的人甚少,尤其还是部大大的单反相机。显得颇为隆重。于是哪哪看到有他们心仪的景时,便呼喊我过去,记录下他们心中的影像。这个也是朋友发现的红毛丹。可惜长在太高的树上,不然就可以体验下随手摘野果的感觉了。
这是马尾松,有318年的树龄。朋友都说,这是第一次见如此高龄的松树了。想起燕兄说过,如果有下个轮回,她想变成一个树妖。自由的享受大森林的舒适,既可以避免尘世间的纷争,又不用有年龄界限的担心。看来她,还可以再活几百年。。。嘻 丛林下的小屋,便是我们午饭歇息地。极目远望,路途很远。幸亏有吃的热情在。农家小店,只有几围台,但是人来人往。却也是接待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做法是地道的古法烹制。不能有太大的讲究,但是食材却是极为新鲜和原生态。 十月,金灿灿的丰收季节。随行中的一个朋友尤其兴奋,还跑去与老农一起收割稻谷。像模像样的。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垂下收获的喜悦。 吃完午饭,离开仓子下,开车前往松溪河。正直当午,烈日炎炎。于是提议坐比较快的快艇,而不是缓慢的游轮。速度是有了,但是没有遮挡,暴晒感也有了。
其实,我并不是太喜欢“重曝”的相片。但是,借着快艇反光镜面,拍了一张“伪重曝”
第一站是南国最大的野生红豆林。以前常读王维的《相思》,竟不知周边的平远就有个红豆林。这是多孤陋寡闻啊。红豆,为何又叫相思豆?因为红的热情,所以才寄予它这么多的情思吗?
下一站松溪桥。建于乾隆年间,是古时平远县城及江西经差干往湍溪达福建武平的唯一通道。有旗帜的那边就算是福建省的地界了。两旁石柱上的葫芦顶已被销毁。据说是当年太平军所为。斑驳的留下岁月的痕迹。桥旁一棵枳椇树,据说有醒酒的功效。桥上,一面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旗帜随风飘扬。历史,跟着这些影像,留在了我们后人的记忆中。
我们也结束了一天的休闲慢生活。
2012.10.12(笑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