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古典诗歌选集《梅水诗丛》出版



存续乡邦文献   反映客家风华

晓威

明清以来,梅州为客家文化勃兴之地,诗家辈出,代不乏人,犹如点点繁星闪烁诗歌殿堂。诗可言志,诗能存史。近日,由郭真义、曾令存主编的大型古典诗歌选集《梅水诗丛》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迄今为止较为全面反映民国以前梅州客家地区诗歌创作面貌的诗歌总集,旨在传承乡邦文献,使考镜文化者得知粤东客地学术之源流,风会之兴替。

时间跨千年,存诗两万首

作为2009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之结项成果,《梅水诗丛》由嘉应学院学者郭真义、曾令存主持修纂,尚有地方文化学者刘奕宏、古从新参与校辑工作。历经五年竣事,全书分上下卷,所录古典诗歌作品上起南汉,下至民国,跨越千年。所录诗共计2万余首,其中梅县区(含梅江区)7000余首,五华县7000余首,大埔县3000余首,兴宁市近800首,丰顺县近700首,蕉岭县近千首,平远县近400首,创作这些诗歌梅州籍诗人计1200余人。

回顾梅州地区历史上古典诗歌整理出版情况,不少客家先贤曾对梅州客家地区的诗人事迹和诗歌进行梳理总结,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限制,存在不少遗憾。如张榕轩、张耀轩倡修,张芝田、刘燕勋编辑的《梅水诗传》及其续集、再续集,虽名曰“梅水诗传”,但所收诗人及作品中,梅县占其九,其他梅州属县诗人及作品仅占其一,比例失衡;胡曦编纂的《梅水汇灵集》八卷,则存在收录诗人诗作标准略严之状;陈槃编纂的《五华诗苑》则仅收录梅州属县之一五华的诗人诗作。另外,今梅州大埔、丰顺这两个客家县,由于民国以前属潮州府管辖,所以,这两地的诗人诗作,未被收入上述的作品集中,而是被收录入民国时期大埔人温丹铭所编《潮州诗萃》中。总之,前代先贤的成果,均不能全面完整反映粤东梅州客家地区民国以前的诗歌创作情况。《梅水诗丛》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史料,对民国以前粤东梅州客家地区的诗人行迹及诗歌作品进行全面的汇总校订。

叙事状物  见证历史

《诗丛》所录诗人诗歌,虽仅限梅州籍骚人之手,然诗中所描绘事物,并不限于梅州这一乡一隅。诗歌涉及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涵盖古今。既有宋湘、李黼平、黄香铁等传统士人为官从政,寄情山水的传统诗,又有黄遵宪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的新派诗。既有丘逢甲面对国破家亡的怒涛鸱夷之咏,也有冷圃五子鼓吹革命,宣传反清的革命诗歌。诗言志,歌咏言,诗歌的内容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心态。

为何在梅州这个闭塞山区能够产生如此多的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一方面,梅州地区古来文风鼎盛,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为官主政,游历于全国各地,增长了见识;另一方面,自明清以来,梅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大批先民下南洋谋生,知识分子过东洋留学。他们在国外接触了大量新鲜事物,开阔了眼界,为梅州的思想界带来了缕缕清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故清朝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巨变也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在梅州籍诗人的诗歌创作上。诗的内容、格式也能够吐故纳新,与时代发展的潮流接轨。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观此《诗丛》,实在厚重,煌煌150余万言。孔子曰:十世可知也,故可知今日梅州郁郁文风,赓续于前贤,文化之乡,盛名可副,侪辈追随,岂能望尘?《诗丛》的出版,对前代先贤成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校勘、补充,抢救了客家梅州地方的历史文献、填补了相关研究上的空白。无论于地方文化的整理与传承,还是于人们认识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均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2161 |  个人分类: 读书 |  系统分类: 文学•艺术 |  发表于: 2015.11.17 00:08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