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加载中...
正文
|
||||
丘逢甲岭东兴学培育人才丘逢甲先生是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一生诗作颇丰。他在抗日保台失败后内渡回到大陆,后半生从事教育工作,大力推行新学,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为广东特别是潮梅地区培植有用之才。 丘逢甲24岁中举,26岁中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这在当时是一般文人梦寐以求的功名,然而,丘逢甲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回到台湾从事教育事业。原来他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批青年,担负起兴国革新之重任。在台湾教学时,他常引入一些西方的书刊、报章给学生看,特别注意介绍西方一些新政内容在中国可行者,给学生阅读,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上书呼吁拒签无效,毅然参与组织义军抗日保台。义军与日寇血战二十昼夜,终因敌强我弱、弹尽粮绝保台失败。 内渡后,丘逢甲回到祖籍地蕉岭县,赋闲在家。他认为“欲强中国,必以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于是决定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先在家乡丘姓族中办起两间新式小学,一为蕉岭县附城东山村创兆学校,一为蕉岭文福镇创兆学校,并为该校拟了一副对联:创新学界,兆大人文。从对联中可以看出,丘逢甲希望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去为国家创立一个新的世界。接着他又到福建武平、上杭等县办了7间新式小学。 丘逢甲的办学行动引起守旧劣绅的不满,他们就丘逢甲创办的创兆学校进行人身攻击,杜撰歪联:“创之有罪,生在台,长在台,成名在台,丘逢甲亡国贱夫,应隐遁山林泉石;兆实不祥,战于日,降于日,从学于日,尔小子文身断发,断难容天地鬼神。”但丘逢甲不为这类毁谤所动摇,在闽粤两地坚持新式办学事业。 1901年,丘逢甲进而与梅县松口籍翰林温仲和在汕头创办了同文学堂,以他们的学说陶冶当世人才。讲学内容超出了当时一般学堂只讲四书五经的传统,增加新内容:“考古人良法善政,与泰西互证可行于今者”,以及“以算学为各学科之根本,约子弟治算,有代数、几何算稿”。岭东同文学堂虽然位于潮汕地区,但丘逢甲、温仲和、何士果等主要办学者是客家人,采用了部分新式教学和日文的课程,开始摆脱八股时文的桎梏,吸引当年梅县、兴宁、长乐、大埔、镇平的青年求学。 由于丘逢甲在汕头办学的影响日大,他被邀到广州担任两广学务公所议绅等职务,创办广东方言学堂。他到了广州,视野更开阔了,更关心国内外形势,接与许多同盟会员相识结交,其教学内容更富革命性。
丘逢甲又曾到嘉应务本学堂、兴宁兴民学堂、长乐县(今五华县)劝学。丘逢甲在《去岁往长乐劝学,今闻学堂已开喜而有作》一诗中写道:“五华闻说讲堂开,不负南行衍教来。释菜本宜先圣庙,驱车忆上越王台。山多赤土无林学,溪壅黄沙易水灾。今日树人兼树木,早兴地利起人材。”当时,兴宁有一位陈撷芳女士创办女子学校,就有一些人说是 “母鸡学啼”,而丘逢甲则认为是“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的壮举。丘逢甲的眼光和见识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可以说是位先知先觉者。 1904年,嘉应州秀才黄慕罗、廪贡生吴翰藻在梅城北门的崇实书院和文祠旧址,开办务本中学堂,黄慕罗担任监学,吴翰藻担任监督。创建务本中学堂,得到包括丘逢甲在内的24位文化人士署名支持。务本中学堂的诞生同样受到守旧派的攻击,黄吴两人甚至被诋毁为学棍、刁棍。好在丘逢甲与两广视学处视学员刘士骥极力支持他们的革新教育创举。在这其间,以黄应均具名的勒迁禀请和以邹天骥为具名的质疑务本中学堂招生资格的粘禀,均被驳回。 1905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废除科举。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育经费的资源僧多粥少出现纠纷,即所谓学案。次年,担任嘉应州学务公所所长的杨沅、州保安局总办黄遵谟(黄遵宪之弟)、举人黄应均、贡生张芝田等创办嘉属官立中学堂,在办学经费和办学场所上,与黄慕罗、吴翰藻出现争执。丘逢甲支持务本中学堂获得省公费支持。与此同时,刘士骥查办黄遵谟涉及的嘉应商案。1907年春,黄遵谟之弟、举人黄遵楷因此联合几名士绅罗蔼其(兴宁)、陈元煜(长乐)、陈展骐(镇平)、韩宗琦(平远)等人,向北京清廷密控丘逢甲与革命党人串通一气,但因证据不足未能得逞。 1904年,嘉应松口兴学会所也决定派师范生往日本学速成师范,分别是梁少慎和饶一梅。发行于光绪甲辰年(1904年)三月初二日的《岭东日报》刊载有题为《送温君靖侯、梁君少慎、谢君良牧、饶君一梅游学日本》的诗三首。该诗作者署名为南武山人,即是丘逢甲,全诗如下: 到日樱花极海红,蜻蛉河畔正春风。 家山自好休回首,一发中原夕照中。
颇闻徐福童男女,擐甲方为武士装。 剩有秦时明月在,海天来照读书床。
新文明接旧文明,浮海东游壮此行。 繙尽维新豪杰传,匡时毕竟仗书生。 丘逢甲赠诗饯行四位留学青年隐晦地展示对革命维新的憧憬。四人中,谢良牧是南洋侨商谢梦池的侄子,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的发起人之一;温靖侯是翰林温仲和的二儿子,晚清廪生;饶一梅后来也在1905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前者创建松口体育会,饶一梅则是松口公学的首任校长;梁少慎又名梁千仞,是晚清秀才,他后来也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在汕报纸《中华新报》的负责人。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丘逢甲代表广东省代表到南京参与组织临时中央政府,是民国成立后第一批参议院议员。由此可见丘逢甲在当时的影响和地位。在南京,公务之余,他曾冒雪拜谒明孝陵,亦作诗抒怀,“郁郁钟山紫气腾,中华民族始重兴,江山一统都新定,大纛鸣笳谒孝陵。”可惜数月后,丘逢甲旧病复发竟一病不起,回到蕉岭县淡定村与世长辞,时年仅48岁。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