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加载中...
正文
|
||||
侨乡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 侨乡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
日前,梅县南口镇侨乡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古村落(客家传统民居)”。这是继梅县水车镇茶山村之后,我省第二个“中国古村落(客家传统民居)”。至此,梅县已有2个国家级古村落,9个省级古村落。
2011年5月,梅县启动南口镇侨乡村申报“中国古村落”的工作。为此,梅县博物馆在镇政府的重视下,深入侨乡村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得到了镇文化站、村委会的鼎力支持。经过前后数个月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由本人编撰形成了近400页图文并茂的《世界独一无二的客家围龙屋古村落—梅县南口镇“广东省古村落—侨乡村”申报“中国古村落”材料”》。限于篇幅,仅将本人撰写的报告附录如下:
关于梅县南口镇侨乡村申报“中国古村落”的报告 (撰文:朱迪光 摄影:朱日晖 朱迪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侨乡村是梅县作为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县中一个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的行政村。根据“中国古村落”的评审条件,梅县“广东省古村落—侨乡村”,己具备晋级申报为“中国古村落”的要求,为此报告如下: 一、广东省古村落—侨乡村概况 侨乡村,位于梅县南口镇西南部的麓湖山下,距梅县新城12公里,地处205国道旁,交通便利。是一个方圆仅1.5平方公里的盆地,由寺前排、高田、塘肚3个自然村组成。自明嘉靖年间(1507—1566)开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有28个村民小组,共650户农家,2700多人;耕地面积1541亩,山地面积7400亩,种植果树、茶园1200亩,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600亩。 近代以来,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出洋谋生。现有旅居东南亚各国和日本、美国的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侨乡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命今名,是广东省著名侨乡梅县辖区内的重点侨乡。 侨乡村,是广东省古村落、中国最典型围龙屋古村落、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梅州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和组成部分、梅县“足球之乡”足球运动的肇始地。侨乡村古村落中的各式客家传统民居,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概念,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特点,是中国乡土建筑中的瑰宝,其中的围龙屋更是客家传统民居中的典范。 梅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唱响 “中国旅游强县”和“文化之乡”品牌,努力加快“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县”的建设,以创建“麓湖山国家级文化产业园”为契机,在侨乡村做好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利用侨乡村“中国最具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群”,按省、市功能区规划要求,将侨乡村规划为特色旅游区,努力打造“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使之传播客家文化,推进全县客家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幸福广东”、“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以推动山区科学发展,实现绿色的经济崛起! 二、“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中各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 侨乡村的群体和单体围龙屋代表一种独特的客家建筑的艺术成就和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充分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客家建筑成就,其对建筑艺术、城镇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客家建筑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引自《梅县南口侨乡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侨乡村,现存较为完整的客家传统民居108座,其中:明清以来,百年以上老屋57座;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梅县文物保护单位2处(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全部签订了《文物保护单位使用协约书》,建立了县、镇、村及使用单位或业主的保护网);客家“围龙屋”38座(高田自然村10座,寺前排自然村11座,塘肚自然村17座);“走马楼”、“锁头屋”、“合杠屋”等各式客家传统民居65座(含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传承新建的客家堂屋、合杠屋等11座)。屋之命名则有祠、围、堂、庐、楼、居、室、屋、庄、第、阁、小筑、別墅等。建造年代自明至当代,建筑形式以悬山式和硬山式为主,个别建筑为歇山式;其中大部分为清末至民国初年时华侨所建,且吸收了侨居地的哥特式、巴洛克式的西式建筑元素或南洋建筑风格,这一类民居建筑,后人称之为“中西合璧式”民居,或称“华侨屋”,其中南华又庐占地面积1122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60平方米,是村中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在号称“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中各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 此外,侨乡村明清时期至民国初期建造的私塾3处、古寺庙2处;单拱石桥、平梁桥4座;露天构筑物辗谷石制圆槽1处,具有客家华表、功名柱之称,彰显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清代楣杆夹石1处。清至民国初期建筑的坡头堤坝、水渠圳道等阡陌田野,至今仍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水利作用。 侨乡村现存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制丰富,特色鲜明。单体建筑面积,从百余平方米至上万平方米不等,但以数千平方米的建筑居多。据田野调查统计,侨乡村保存完整的108座各式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总占地面积1557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3165平方米。 2011年4月,《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客家古民居建筑调查报告》中,对侨乡村古村落的古民居建筑分布、建筑分期、建筑规划、建筑规模、建筑形制、建筑功能、建筑装饰、附属建(构)筑、建筑特色、建筑现状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考证,为今后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侨乡村古村落提供了依据。 三、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最具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群 客家人自西晋“五胡乱华”以来,在颠沛流离而漫长的迁徙中,比任何一个民族都更深切地感知团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 客自中原,家在侨乡。侨乡村居住着潘、刘、黄、钟、彭、谢、李、张、罗、温、濮等姓氏的中原胄裔。多姓聚居,以潘氏占绝大多数,然而世代和睦相处,更有两姓、三姓人家共建房屋祠堂,同住一个屋檐下,实为罕见,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和亲睦邻的优良传统。 侨乡村人秉承客家人聚族而居、守望相助的生活方式,数百年来建筑了形式多样的以客家围龙屋为代表的聚族而居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群。其形制有单围、双围和三围,这些建筑大多数依麓湖山地势面临三星河而建,个别建在田畴之中;大多数风貌保存较为完好,不但建造历史相对年代明确,且有不少有绝对年代,因而富有时代特征;不但文脉清晰,而且明清时期的空间格局保存完整,大部分仍由原创建者后裔居住使用,保持着持续发展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 围龙屋就单体建筑而言,居住生活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是中国汉民族中聚族而居的典型建筑。围龙屋前的半月形池塘与屋后周匝廂房成为客家围龙屋的标志性构筑物。围龙屋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民居建筑,其突出特点是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并形成了慎终追远、念祖敬祖的独特的宗祠文化;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等民居,被中外建筑专家,民俗学者称为中国五大民居而蜚声中外。 四、梅县“文化之乡”的缩影 梅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侨乡村人秉承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自明代开村至民国初期,先后建有兰馨堂私塾、毅成公家塾、细(小)学堂、笃才学校等私塾学堂4间,课育英才。尤其是由侨胞潘立斋、潘祥初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毅成公家塾,百多年来,书香四溢,桃李芬芳,曾培育出3位将军、1位县长等一批军政要人;培育出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博士、我国著名国民经济专家、中山大学教授潘汝瑶等一批专家教授;培育出日本侨领潘铎元、潘干元等一批华侨富商。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侨乡村民秉承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生活,每年农耕事项主要种植水稻两季,随季节转换,农闲时间种油菜花、时令蔬菜等经济作物。被现代杰出诗人、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 称赞“ 健妇把犁同铁汉”的客家妇女,是汉族女性中唯一没有过缠足陋习的女性。俗语“家头教尾”、“田头地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形象地道出客家妇女在长年累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出特有的勤俭、刻苦和坚韧的性格,以及特强的生活能力。不但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同时还要“如同铁汉”般担当着相夫教子、侍奉公婆等家庭生活的重担。 客家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俗语“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足证客家人对自己母语的保护传承。“梅州客家山歌”是中国著名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2006年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侨乡村亦沿袭唱山歌的习俗。侨乡古村,稚声童谣,世代传诵“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是研究客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由此可见客家人重视文化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保存完整的村落空间格局,给侨乡村丰富多彩的岁时佳节习俗提供了生存的平台和演变的空间,如春节舞狮、元宵赏灯(上丁)、春秋祭祖等都具有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 客家娘酒,是客家人的传统特产,也是客家古文化和酒文化相结合的精华,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在客家民俗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有客家人就有客家娘酒”,侨乡村人至今仍传承沿袭这一客家习俗。富有客家特色的“咸、烧、肥”饮食文化和侨乡风味的美食,品种繁多,尤以客家十大名菜之首的客家酿豆腐和被列入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黄皮豆干、仙人粄等最具特色。村中专业户制作的产品远近热销。 侨乡村客家人迁徙中形成的民间信仰多元化,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艺术和独具客家侨乡的民俗事项,始终传承着儒家的“仁义”之道和“忠诚”之义。以及从古至今侨乡村人急公好义、热情待客的纯朴民风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侨乡村的深厚人文底蕴,可谓梅县“文化之乡”的一个缩影。 五、梅县“华侨之乡”的缩影 侨乡村与圩镇遥遥相对,农村集市便利,自古至今,日常农贸活跃,每逢农历一、四、七圩日,更是吆声鼎沸,人头攒动,一派繁荣景象。斗转星移,历史的步伐跨越近代的门槛,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出洋谋生,孕育了“华侨之乡”。 侨乡古村,英才辈出。清代华侨富商潘祥初、潘立斋共建建毅成公家塾,课育俊才;潘植我、潘君勉、潘祥初积极支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的辛亥革命,深受孙中山先生的赞扬;世界量子化学家潘毓刚等,他们为祖国的独立自强、为家乡的文明富庶、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以及为梅县蜚声中外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是侨乡古村的骄傲和众多志士仁人、侨贤乡绅中彪炳千秋的姣姣者。 侨乡村华侨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故乡的围龙屋是他们的“包衣迹”和心中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异国他乡建功立业,常常萦怀故乡的围龙屋, 一往情深地眷恋着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古井、古桥、古树……正如鲁迅诗中写的“梦魂常向故乡驰”。因侨乡村华侨“根”的意识和围龙屋情结,侨乡村近现代华侨建造的“中西合璧式”客家民居应运而生,是侨乡村民居建筑形式的一种特殊风格。“中西合璧式”的客家民居,尽管在外观上、装饰上、建造工艺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但内部仍是道地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且时代特征鲜明,较突出的有“焕云楼”(俗称洋楼)、“仁安庐”、“南华又庐”、“琛如庐”等。清末民国初期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连券式的廊柱和百合窗饰,仿佛还在诉说着华侨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特别是在清末民国初期,华侨建造的围龙屋与明清时期的围龙屋形成建筑群体,蔚为大观。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集中反映了梅县客家侨乡地区的民居建筑特色和民俗风情。侨乡村“中西合璧式”的客家民居更是蕴含着客家地方的华侨创业史和华侨爱国爱乡的崇高情怀,可谓梅县“华侨之乡”的一个缩影。 六、广东省古村落—侨乡村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梅县县委、梅县人民政府极其重视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首先辩证地厘清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为保护侨乡村古民居建筑拨出专项资金数千万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抢救修复“老学堂(潘氏私塾)”、“上新屋”、“细(小)学堂”、“宝树堂(自在楼)”、“楼壁背下潘屋”等古民居、古私塾建筑;恢复了“毅成公家塾”的历史场景、同时图文并茂地陈列“侨乡村古民居建筑概览”,既为游客观光提供了休憩的场所,又丰富了参观形式和内容。并对外开放。此外,还在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支持下,将村民们改革开放以来所修所建但又有所影响古村落风貌的建筑,实行分别恢复原貌,或依古民居风格外观上加于整改,完善村中道路、水圳、堤坝建设等。同时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通过宗族后裔、海外华侨集资修缮宗祠古屋,既保持了古村落的格局风貌,又科学地实现了以突出古村落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继“南华又庐”申报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侨乡村申报公布为广东省古村落之后,2010年10月,梅县人民政府将“承德堂”、“德馨堂”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使侨乡村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侨乡村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普遍提高。 近年来,梅县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侨乡村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通告》(2007年)、《梅县乡村旅游管理制度》(2007年),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制定的《侨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2007年),其目标定位:……客家围龙屋研究基地;梅县人民政府制定《侨乡村发展及保护规划》(2010年),其发展目标及定位: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侨乡村发展及保护规划》(2010年),按照省、市功能区规划要求,侨乡村划入“文化旅游特色区”(2011年)。 今后,梅县人民政府将根据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把己登录的侨乡村10处古民居建筑,和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分批申报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努力将这些不可移动和不再生产的文物保护单位切实保护利用,不断提高保护级别。使侨乡村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 为使梅县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梅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擦亮“客家、文化、名人、生态”四个品牌。为此,南口镇党委、政府努力发动侨乡村民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村民充分认识到“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才是最根本的认同”、“保护侨乡村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客家文化的根”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通过登门征求意见,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文物法规,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带领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方法,使侨乡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从政府“要他做”的“被动”,转变为“我要做”的“主动”,使侨乡村文物保护工作从“事倍功半”变为“事半功倍”的质的变化和升华,使侨乡村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保护古民居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 此外,有关侨乡村的宣传推介,纷纷见闻于从中央到地方和海外媒体。例如,梅州电视台(《围龙故事》、《这里是客家》栏目)、香港凤凰卫视台、广东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客家》、《岭南文化名村行》摄制组、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大迁徙》摄制组等,先后在侨乡村摄制专题节目。对侨乡村的人文历史、建筑艺术、客家习俗、以及近年来侨乡村古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等,不断地作连续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侨乡村的宣传,推动了梅县的经济、文化建设。 2011年5月28日,由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共梅县县委、梅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客家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座谈会”,在梅州迎宾馆召开。应邀出席座谈会的有来自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台湾、广东等地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南口镇侨乡村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进行了广泛交流,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许家璐对侨乡村古村落的现状和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侨乡村能尽快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得到进一步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总而言之,梅县县委、县政府在“文化强县”、“旅游旺县”,建设“客都明珠”的战略举措中,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编制既有利于古村落保护,又能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开发客家民居建筑特色和客家文化旅游的保护发展规划。在市、县、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当地群众以及海外侨胞的支持下,侨乡村古村落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古老与现代共存,历史与时代同行,文明与科学并进,生态与环保统一,努力实现人与历史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让古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实现文化崛起和经济崛起,并使之可持续发展。 围屋斑驳的墙壁,平滑的石板台阶,随处可见的半月形池塘,以及古屋、古井、古树、古桥、古私塾、古庙坛、古作坊、古辗槽、古陂头、古渠圳……历经苍桑;悠悠岁月中,见证了古村落的生存发展和兴旺发达,造就了中国最具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群、成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是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圣地”。 “历史与文化的根本认同”,“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的打造,将使侨乡村海内外乡亲,乃至全球客家人坚信:客家文化,必将再造辉煌!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侨乡村的人文历史资源,进一步宣传推介客家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乡土建筑,继承和繁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据“中国古村落”的评条件和要求,特申报“广东省古村落—侨乡村”,晋评为“中国古村落”,请予审批。
梅县文化艺术联合会 梅县南口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5日
撰文:朱迪光 摄影:朱日晖 朱迪光 附:申报材料目录 目 录 梅县、侨乡村名片……………………………………………………(1) 关于“广东省古村落侨乡村”申报“中国古村落”的报告………(2) 序…………………………………………………………………… (11) 一、广东省古村落—侨乡村概况………………………………… (13) 二、侨乡村中各具特色的客家传统民居………………………… (15) 1、中国最具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群………………………… (19) 2、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28) 3、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民居建筑—围龙屋……………………… (57) 4、排云列阵的杠子屋………………………………………………(139) 5、聚族而居的高堂府第式堂屋……………………………………(154) 6、形似挂锁的锁头屋………………………………………………(173) 7、守望相助的防御碉楼……………………………………………(176) 8、当代传承建筑的客家传统民居…………………………………(183) 三、梅县“文化之乡”的缩影…………………………………… (188) 1、崇文重教的私塾学堂……………………………………………(189) 2、独特的客家民俗事项……………………………………………(197) 3、富有特色的客家美食……………………………………………(206) 四、梅县“华侨之乡”的缩影…………………………………… (214) 1、近代华侨侨资建造的 “中西合壁式” 客家民居……………(214) 2、侨芳谱……………………………………………………………(217) 五、传统民居构筑物及其他古迹、文物、文献………………… (228) 1、古民居构筑、构架(件)与装饰艺术选辑……………………(228) 〈1〉、围龙化胎……………………………………………………(228) 〈2〉、五方龙神……………………………………………………(232) 〈3〉、上堂神龛……………………………………………………(234) 〈4〉、山墙山花……………………………………………………(244) 〈5〉、柱础梁架……………………………………………………(249) 〈6〉、木雕彩塑……………………………………………………(255) 〈7〉、屏风雀替……………………………………………………(261) 〈8〉、西式构件……………………………………………………(267) 〈9〉、槛墙壁画……………………………………………………(269) 〈10〉、门楼题额…………………………………………………(278) 〈11〉、窗棂花墙…………………………………………………(284) 〈12〉、鱼池花坛…………………………………………………(294) 〈13〉、门环瓦顶…………………………………………………(294) 〈14〉、禾坪枕屋…………………………………………………(298) 〈15〉、天井轩廊…………………………………………………(300) 〈16〉、作坊、浴室、卫生间、窦门……………………………(301) 2、古迹、文物、文献……………………………………………(304) 〈1〉、古井古树 …………………………………………………(304) 〈2〉、牌匾碑刻 …………………………………………………(307) 〈3〉、契约拓片 …………………………………………………(311) 〈4〉、传世(民俗)文物 ………………………………………(312) 〈5〉、名人手迹 …………………………………………………(314) 〈6〉、文革墙标 …………………………………………………(315) 〈7〉、文献 ………………………………………………………(318) 六、农耕事项 ……………………………………………………(323) 七、水利 …………………………………………………………(327) 八、生态环境………………………………………………………(337) 九、侨乡村古村落民间故事………………………………………(340) 十、侨乡村客家古村落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346) 附件: 附件1、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古民居统计表………………………(357) 附件2、媒体宣传报道……………………………………………(371) 附件3、领导调研、专家指导、学术研讨………………………(380) 附件4、旅游设施、游客观光剪辑………………………………(387) 附件5、《关于公布梅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梅府 〔2010〕43号文件…………………………………………………(393) 附件6、《关于批准公布梅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梅府〔2007〕5号文件……………………………………………(397) 附件7、《关于成立南口镇侨乡村古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南府字〔2010〕49号文件…………………………………………………………(401) 附件8、《中国古村落》申报表……………………………………(403) 结语…………………………………………………………………(405)
侨乡村落 侨乡村梅县文物保护单位双围龙屋—德馨堂 侨乡村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华又庐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