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开拓梅州旅游产业 彰显客家文化内涵


标签: 梅州旅游

开拓梅州旅游产业  彰显客家文化内

·梅县博物馆  朱迪光·

[提示]  以世界客家聚居中心梅州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客家文化,打造“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摘要]  长期以来,史学界和民俗学者对“客家”概念的定义,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客家”概念的争论不休,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已无甚实际意义,起码目前是如此。但从逻辑上说来,“客家”的概念无法定义,“客家文化“的划分又从何谈起?对此,我们不妨暂且求同存异地认可传统的,或者说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客家”概念。从这一观点出发,笔者试图以客家的人文历史,将“客家文化”这一概念定义为:客家文化,是继承中原文化,融合本土文化和汲取外来文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一种汉民族文化。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经营理念,贯彻我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发展梅州旅游产业,开拓“客家文化经济”。客家民居、名人故居、客家民俗乃至客家聚居地的山水田园等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都可开发利用,使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以旅游平台彰显客家文化内涵,既可增添地方经济增长点,又可让中外游客在“世界客都·中国梅州”不虚一趟真正的客家文化之旅。

[关键词]  梅州旅游产业品牌。客家民居、名人故居、客家民俗、客家文化。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客家文化经济。

引  言

      何谓客家?或者说对“客家”一词应如何释义界定,在史学界和民俗学者中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人”和 “美”的概念一样,在今天仍然没有一个在广义和狭义上,外延完全包含内涵的单一概念。虽然不同的阶级对“美”的认识和价值等有着天壤之别,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人”和“美”等事物的认知。迄今为止,还没有谁能为“客家”一词,象列宁为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下定义那样,给“客家” 概念下一个毫无歧义,外延完全包含内涵的准确定义。但是,目前史学界和民俗学者,对客家是历史上因天灾人祸等原因,从中原地区向南中国迁徙,并聚族而居的一支汉民系这一史实和学术观点是基本认同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客家”的释义是:“指在四世纪初(西晋末年)和十二世纪初(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在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随着今后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获得,该词条的释义必将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因为“客家”这一概念的定义,连接着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划分(其实“文化”这一概念同样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就自然会引发出“客家文化”这一概念及其定义的界定问题。这是任何史学家和民俗学者都无法避免和必须面对的学术课题。但同样无可避免和必须面对的状况是,史学界和民俗学者对“客家”概念定义的争论不休,某种意义上说来,在没有新的考古材料被发掘和被证明的情况下,已无甚实际意义,起码目前是如此。但从逻辑学上说来、“客家”的概念无法定义,“客家文化”的划分又从何谈起?对此,笔者认为,在新的考古材料未被发掘和被证明之前,我们不妨暂且求同存异地认可传统的,或者说约定俗成的“客家”这一概念。从这一观点出发,笔者通过考察客家的人文历史,试将客家人慎终追远的情怀,自强不息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襟,将“客家文化” 这一概念定义为:客家文化是继承中原文化,融合本土文化和汲取外来文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一种汉民族文化。

      2005712《梅州日报》报道,梅州市为打造“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的旅游品牌,“据统计,目前全市旅游景区(点)开发资金投入2.5亿元,还投入了5.5亿元建成了352.8公里的景区景点公路”,使“众多旅游景点通过兴建、改造、提升,规模更大,内涵更深,品位更高”。同时,“为了让梅州旅游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积极参加旅游促销活动,多层面宣传展示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景观”。由此可见,梅州的旅游产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和建设速度。虽然如此,梅州在经济上作为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在当今外地同行业中看来,仍处在滞后的地位,但也为避免盲目跟着潮流的感觉走,力争成为后起之秀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从现在起,要对梅州客家历史人文资源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研究论证,前瞻性地规划。根据品牌的准确定位和市场目标的锁定,充分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和客家文化内涵,搞好旅游产业的建设。从而避免出现近年来各地耗资巨大地争相建造名义上的文化广场,只求场地广大,不讲地方特色,只求表面形式,不讲文化内涵,充其量只是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门前的“晒谷坪”式的扩张,甚至出现国旗平台的砌筑偏离广场中轴线和画蛇添足的“立碑前言”等常识性错误。把客家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在一起,努力开拓国内外的市场,使文化与经济加快融合,相得益彰。为此,我们的远亲近邻,福建省闽西地区中外闻名的客家传统民居“土楼”建筑及“八大干”土特产的宣传推介,江西省赣南地区对“客家”商标的注册使用等。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梅州具有地处闽粤赣三省的地缘优势,应如何把客家文化融合于旅游产业中,凸显地方特色和客家文化内涵,从而加快地方文化经济的建设,笔者试从客家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梅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谈谈如下看法。

一、客家民居,是一段凝固的人文历史篇章。

      客家人秉承儒家文化,相信“风水”建筑,除了科学地对人居大环境的选择和小环境的因势利导的营造外,在传统民居建筑上充分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古代哲学特色。因而,客家传统民居中的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一棵印”、广西“杆栏式”,被中外专家并称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在梅州尤以类似大埔县的“土楼”建筑 “花萼楼”和梅县的“围龙屋”建筑“棣华居”,以及被誉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联芳楼”等,最为典型和最具特色,且先后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历来为中外建筑专家和民俗学者所关注、探索和研究的对象。迄今所知,从现存明代至民国初期的各种形制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星罗棋布地散布在梅州村镇城乡,沿着这条历史链环,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埔县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土楼”建筑“泰安楼”,到梅县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围龙屋”建筑 “南华又庐”;从梅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兼具近代会馆功能的各姓氏“祠堂”建筑,以及城乡中的各种形制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到近现代“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梅县“万秋楼”等等。尤其近代传统民居建筑中使用铁艺雀替、铁艺门窗、彩玻窗花、及各种西洋照明灯饰等等。从这些典型代表建筑的形式演变,我们从一个侧面,便可了解客家的迁徙历史和客家人与本地土著的融合过程,了解客家人以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梅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反“客”为“主”的历史线索和过程,了解客家人继承中原文化,融合本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的清晰脉络和鲜明的历史烙印。同时也可以了解梅州海外侨胞血脉相连的爱国爱乡的情怀和客家文化的传播。了解梅州“人文秀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悠久历史。了解富有人文精神的客家文化及其深邃的内涵。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可以说涵盖了客家人文历史和人文精神。其建筑除了尤其注重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化神奇为科学地选择和改造宅基地的环境外。在建筑形式和艺术装饰上,不论是立面朝向,平面布局,内外装饰,还是在功能使用、安全舒适等方面,处处体现了长幼之序和鲜明的尊卑地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规矩”着人的操行,是客家人守望相助,精诚团结的象征。在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社会背景下,客家传统民居的设计和建筑,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地处置生活起居与作坊生产的布局,被世界著名人种学家、英国学者史禄国在其《中国东部和广东的人种》一书中评介为“中国最卫生、勤劳和进化的民族,就是客家人”。此外,在建筑装饰上,客家传统民居集石雕、木雕、瓷雕、彩塑、壁画、书法等寓意吉祥的传统图案和民间工艺于一体。集中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无论是“大富豪门”,还是“小康之家”,甚至是“贫困户”,无不极力营造出或美轮美奂、或简约庄重的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彰显“慎终追远”、“崇文重教”的极为典型的客家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除了传统民居建筑,在城乡中的祖祠、私塾、族塾、书斋、书院,以及屋名匾额,堂号、堂联、家训、族谱等等,这些文化元素无不散发着典雅浓厚的书卷气息。彰显着客家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昭示着客家的历史渊源。

      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从长期的计划经济,历经十年“文革”的浩劫,到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剧烈的社会变革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城乡中的客家传统民居已日益遭受自然和人为的损毁。这些装点客家山水、人文历史画卷中的浓墨重彩,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日益消褪或消失。当务之急是要坚决贯彻我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原则。对客家传统民居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从而科学地开展有效的文物保护工作。

      我们不但要把客家传统民居、古村落、古街区等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使文化文物与经济建设融合。为旅游产业注入独特的客家文化内涵。总之,客家的山水田园,客家的民俗风情,客家的历史文化,是梅州营建广东“后花园”的物质基础。此外,还应在感激和尊重先祖为我们留下可资利用的丰厚历史人文资源的同时,在当代得于保护利用,并传诸后人。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人文资源,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同时,也是当代人尊重历史,寻根找源,牢记历史不忘本的文化素养的一种应有的具体体现。

      我们不妨以梅县雁洋镇“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为例,这处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广东省名胜风景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阴那山五指峰峦下,村中可遥望全国海拔最高的五指峰科普天文台,与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雁南飞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灵光寺”毗邻或相望,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叶剑英故居”,并以此为依托正在创建“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的“叶剑英纪念园”同一旅游风景线上,交通便利。村中各种形制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临溪而建,各具特色。村中自然生态优美,植被完好,山清水秀,民风纯朴。由古民居、古私塾、古桥梁、古石径、古树木组成的山水田林路,可谓风景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客家人科学选择宅基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梅州典范,这里崇文重教,清代私塾建筑典雅,富有书卷气和客家园林艺术。民国初就有数国的留学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抗日战争期间,村民接待了广州的难民,解放战争期间,村民掩护支持了驻扎在村中的中共梅县地方机关和武装队伍。堪称“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革命老区。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家民俗自然村,是客家的一个社会缩影。近年来,前往该村休闲观光、民居考察、民俗调查的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络绎不绝。梅县在开创“新世纪、新梅县、新旅游、新形象”的旅游产业中,努力打造“叶帅故乡美、客家风情浓”的旅游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我们将“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极具客家文化内涵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加于整合,保护利用,探索一条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企业投资,文博等相关部门指导监督,同时兼顾政府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村集体与业主村民的利益,同时,依法建立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的发展新路子,未尝不可。如将村中大部分闲置的客家传统民居,在保护文物原状和自然生态原状的前提下,改善卫生环境和完善卫生设施等住宿条件,建立“农家”式的招待所,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甚至让游客自己动手烧火做饭等等。使游客相对有较长的逗留时间,观赏该村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实习农活,体验和感受农家生活,领略客家风情。同时利用大宅院的厅堂,陈列客家历次大迁徙历史和村史。使人们在特定的时空下对客家文化、人文历史有一个从共性到个性的大概了解。使“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得于保护和利用,并打造成为梅州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精品名牌。在名山名寺、名人故居和度假村景区的梅州黄金旅游风景线上,以客家建筑艺术、客家民俗风情为特色,独树一帜,永葆客家文化本色,成为一部客家经典。桥溪村,浸透着古朴清雅的客家神韵,一条条用青石和鹅卵石砌成的蜿蜒村径,青山绿水环绕、山水宜人、风景如画。将使中外游客在“世界客都”不虚一趟真正的客家文化之旅。为此,我们何乐而不为?举一反三,梅州城乡中类似的古村落、古街区又何止一处而绝无仅有?

二、名人故居,是客家人文精神的象征。

       阴那毓秀,梅水长流。素有“人文秀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誉的梅州这方热土,在客家人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勤勉耐劳、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奋发向上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英才辈出。如宋湘、黄遵宪、丘逢甲、丁日昌、张弼士、何如璋、叶剑英、谢晋元、蒲风、罗香林、李惠堂、钟鲁斋、吴恒兴、林风眠、李金发……等许多蜚声海内外的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实业家和侨领乡贤以及体育健将等;在当代梅州就涌现了闻名中外的世界桥梁专家李国豪等21位国家院士。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解放,独立自主、民族振兴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光辉业绩和精神财富。是客家的精英和楷模,更是梅州客家人的自豪与骄傲。法国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曾在嘉应州(今梅州)传教二十余年,在其《客法词典》一书的自序中写道:“一般说来,中华民族的特性是保留的、保守的,但客家人例外,因为客家人的特性,客家人的精神,那是革命的、进取的”。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以抗日战争为例。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件后,客家抗日名将谢晋元(蕉岭县人)率领“八百壮士”与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孤军奋战,打响了震惊中外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战歌,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甘成为亡国奴的爱国反抗精神。从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近百年中,日本处心积虑地企图侵占中国,灭亡中国的阴谋,成为痴心妄想。为此,日本学者山口县造在其《客家与中国革命》一书中评价:“客家是中国最优秀民族,他们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之气质,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到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族为强,是永远不会被人征服的”。 “翻开数百年之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可以说,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换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国的革命精神”。曾在嘉应州(今梅州)传教多年的美国天主教神父拜尔德耳则称,客家“乃中华民族中之精华,有如牛乳中之乳酪一般”。梅州众多的历代故人故居绝大部分是被誉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传统民居,长期以来成为中外建筑专家和民俗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如洪秀全祖居、叶剑英故居、黄遵宪故居、林风眠故居、李金发故居等不胜枚举。冲出“围龙”的客家儿女,他们对人类历史作出的不朽贡献,常常令世人惊叹!这一历史人文现象更是史学家们研究的永恒课题。近年梅县政协文史组编辑出版的《梅县将帅录》(第一卷、第二卷)就收集整理了叶剑英元帅及其它228名将军的生平事迹。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赞曰:“梅县地方,人才辈出,名不虚传”。有学者为此还赞誉:“‘文化之乡’的梅县亦是‘将军之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名人故居,是名人生长成才的“摇篮”和“企栏”。名人故居的一木一石,一砖一瓦,无不见证着名人茁壮成长的人生经历。故居门前的一泓池水,故居屋后的一道“风围树”,昭示着名人的人生轨迹和光辉业绩,亦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源其根,正是客家文化对他们的精神哺育,操行陶冶,从而造就了他们为国为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一座座名人故居,象征着一行行客家先行者的坚实的历史脚印,象征着客家的灵魂和脊梁。也是海外侨胞背井离乡在异国他乡萦怀桑梓的精神家园。一座座名人故居,尤如一部部爱国爱乡的历史经典。在城市,在乡村,一座座历经岁月苍桑的名人故居,如同一杆杆旗帜,张扬着客家的人文精神。无数走出“围龙”越过山门,迈向国内外的客家儿女在异国他乡无不魂牵梦绕地萦怀和眷恋着自己的家乡,萦怀和眷恋着故居的“围龙屋”。叶剑英元帅在其《回梅县老家》、《松园》等诗篇中,就曾以“八十三年一瞬驰,木窗灯盏忆儿痴”。“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等优美诗句,抒发了他人生中在故居度过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对故居伴随他日日夜夜的“木窗灯盏”,对家乡哺育他茁壮成长的“阴那山”、“梅江水”的萦怀和眷恋,寄托着无限的故乡情结,也正是无数远走他乡建功立业的客家儿女的共同心声。保护好名人故居,包括保护或恢复名人故居的原状和历史环境风貌,发掘整理名人的生平事迹,名人故居的建筑艺术,以故居为展示平台,缅怀名人,激励后人,以此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让世人通过瞻仰名人故居,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物场景,了解客家艰苦辉煌的“昨天”,感受欣逢盛世的“今天”,从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依托名人故居,推动文化经济和城乡社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必然是相得益彰。

三、客家山水,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在梅州山青水绿、风光旖旎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悠久的“文化之乡”,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海拔最高的科普天文台,各具特色的旅游度假村。各种形制的客家传统民居——土楼、围龙屋、合杠楼、走马楼、吊脚楼等,或悬山式、或硬山式、或杆栏式、或四面坡,屋宇庐舍命名更是繁多,诸如:居、楼、屋、庐、第、阁、荘、魁、府、堂、轩、苑等等,这里面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能不吸引游客的好奇和学者的探索吗?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县“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丰顺县海拔1100米的铜鼓嶂铜锣湖全球海拔最高的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太原堂(三槐堂)建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古村落,古街区,名人故居,近现代革命历史旧址和纪念建筑物等等。丰富的文物景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梅州发展旅游产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生态梅州”和“绿满梅州”工程的启动,以及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的建设等等,使梅州的山、水、田、林、路锦上添花,作为广东“后花园”,旅游设施的不断改善,景区景点的不断提升,吸引着中外来客,使生态旅游,红色经典旅游,文化旅游方兴未艾,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由政府主导,评选“梅州八景”,或“客都八景”。由文化、旅游部门组织、提交若干候选景点,通过投票,登陆文化旅游网点,诚请梅州人民和海内外游客以及旅游机构,投票评选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最具客家文化内涵的历史人文景观——“世界客都·梅州八景”。

      此外,我们还应在现有良好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努力发掘整理尚未发现、或已经发现仍未能很好保护利用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开发理念和管理理念,努力开发富有客家地方特色和客家艺术、客家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把它们打造成为梅州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新品牌。使“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中外游客畅游“客都”,流连于客家人文精神的殿堂之中,从而了解客家的悠久历史,解读客家的山水人情。

四、客家民俗,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民俗,是客家人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世代传承,相沿成俗,精神一致的外在表现。梅州这一方山水宜人的客家聚居地,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人,民风淳朴,温文尔雅,热情好客。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形成的醇厚古朴和良好独特的客家习俗,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历来为中外民俗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然而,在当今科技信息时代,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得到改善。由此,社会转形的剧烈变革也使传统的民俗风情在不断演变,使古老的习俗,日渐消失。例如,城乡客家传统民居中的作坊“碓间”,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可谓是随处可见,随时使用的古老的作坊生产工具。每逢岁时佳节,踏碓声更是此起彼落,如同生活交响曲在城乡上空回荡。现在可以说在城市已消亡绝响,即使在乡村也成稀罕或在有些村落偶尔还可见到残垣断壁中的遗址,抑或被遗弃的石碓臼。只有在偏远的穷乡僻壤,且水利资源充沛的古老村落,水碓,还在彰显着人类环保利用自然水利资源的古老典范。毋庸讳言,任何一个民族的习俗都存在良莠不齐,客家习俗亦不例外。对客家习俗中的客家文化遗产进行有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使其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依托客家传统民居、古村落、古街区、展示和演示客家优良习俗,融历史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使人们对客家文化内涵有一个深邃的领会,对客家民俗风情有一个真切的体验和感受。

     《民间文化》20049月版,发表了霍尚德先生的《梁祝申遗从纷争到联合》一文,文中提到,浙江宁波鄞州区、杭州、上虞、河南汝南、江苏宜兴、山东济宁等四省六地的“梁祝”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纷争到联合的情况,让人感到四省六地的政府与文化部门各自代表着遗存地区人民的愿望,纷争是为了本土文化的情结。最终取得“梁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共识,深明大义,实现大家赢的皆大欢喜局面。由此,我们也应从中华大地家喻户晓的“梁祝”故事的申遗中得到启示,要代表当地人民的美好心愿和文化情结,重视发掘整理梅州客家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他们能在旅游产业中占有一定的席位。例如,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在梅州地区兴起和流行的梅县、五华“吊线”木偶戏、布袋戏,目前在全国属稀有剧种。并从古老的汉剧戏曲音乐唱腔发展到山歌音乐唱腔并举,具有演出舞台场地不大,汉调山歌旋律优美,梅州客家特有的“吊圭子”(头弦)乐器,演奏高亢明亮,古装剧,现代戏均可扮演等优势,又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剧种。例如,在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设立一个演出平台,既可使年长的“票友”怀旧重温,又可使青少年了解这一地方文化艺术。这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和旅游景区增添娱乐项目,更重要的是在向中外游客演示这一古老的艺术剧种的同时,为客家文化艺术得于传承和弘扬提供广阔的空间。努力发掘整理和抢救保护客家民俗文物,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使游、购、娱于一体。通过展示和演示,不但可以使人们了解客家人古老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历史,而且还可以使文化旅游增添和彰显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内涵。由此,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发掘整理,展示和演示客家民俗中的“活化石”。

   1生产习俗:收集展示反映梅州客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生产工具及其产品,以及他们的发展演变。例如,从农村作坊生产的石磨,水碓、砻、到现代电动粉碎机的使用。农业生产的风车,水车及其它简单古老的农械农具,交通运输中的“鸡公车”(手推车),商业街区的老字号牌匾,商标、广告,走村串户和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使用的幌子,竹笛、梆子、摇铃、皮鼓等工具和器物。

    2生活习俗: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地域,人们生活习俗在日常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一定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例如,客家传统服饰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人们已无法从服饰上分辩当代客家人,故客家传统服饰及其图文资料,已成为宝贵的民俗文物和珍贵档案。“人以食为天,食于味为先”。客家美食,是客家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富有传奇故事的客家“让豆腐”,张裕“白兰地”酒,以及其他体现美味小食的“味酵粄”、“仙人粄”、“盐焗鸡”、“娘酒”、“擂茶”等等,客家人传统的“咸、烧、肥”饮食烹饪,到现代人清淡精美制作或返璞归真的食俗演变等。

    3佳节习俗:客家人的岁时佳节习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如:“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此外,富有民间传统的节日习俗如各地的“庙会”是客家文化的传承和演化,寄托和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如梅县水车镇小商村“抬公王”这一古老习俗,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剔除了不少封建迷信的意识,注入了现代文化的欢乐祥和以及祈盼国泰民安、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4礼仪习俗:客家人秉承儒家习俗,在婚嫁、祝寿、祭祀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俗。如“二次葬”、“孺人碑”
等,在这些人生礼仪中,彰显着客家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5信仰习俗:素有相信“风水”传统的客家人,在漫长的辗转播迁中形成了释、道、儒等诸教不分,见神便虔诚顶礼膜拜的习俗。在古老的宗教习俗中基本没有专一的信仰或认定的偶像、神坛。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和现代化形成的文化多元化的潮流冲击,人们的宗教信仰才逐步呈现宗教派别,但“慎终追远”,“敬重祖宗”的习俗,始终是客家人根深蒂固的执着不变。

    6民间艺术:一是民间文学。如故事传说,山歌唱本,民歌童谣等。如“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蟾蜍啰,哥咯哥,唔读书,么老婆”等歌谣,便是“文化之乡”世世代代人们“崇文重教”的心曲。二是民间文艺。包括民间乐器,民间舞蹈,民间曲艺。如汉调乐器,客家锣鼓,大埔县的岭南派客家古筝及其名曲,汉乐演奏中客家人独有的乐器“吊圭子”(头弦),提胡,五句板说唱,即兴山歌。梅县、五华的“吊线戏”、“布袋戏”,丰顺的“舞火龙”,平远的“船灯舞”,兴宁的“杯花舞”等等。三是民间工艺。五华的石雕、金木雕,大埔的烧瓷工艺,兴宁的我国第一代新兴版画艺术等等,各具特色,历史悠久,蜚声中外。耸立在广州海珠广场的“广州解放纪念”雕塑和广州烈士陵园中的“广州起义”雕塑便是“五华阿哥硬打硬的”杰作。特别是以梅县为代表的客家山歌(梅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山歌艺术之乡),被晚清“诗界革命”主将、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先生赞誉为:“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客家妇女“因念彼冈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其《中国的客家》一书中评介道:“现在这种特殊风格的客家山歌,在东方民俗学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了”。“自古山歌从(松)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的松口歌仙刘三妹的民间传奇故事,世代口碑相传,家喻户晓。梅县人民政府从1983年至今,每年举办中秋山歌节,已成为一种传承客家文化,留住民族声音的清新的民俗事项。今年更是将以“千人山歌大合唱”,挑战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再如,今年92岁兴宁籍的罗映球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追随鲁迅先生投身新兴的木刻版画艺术,是我国第一代新兴版画的著名木刻艺术家。从艺70年刀耕不辍,创作出《百牛图》等中外版画史上的罕见巨作。又如,客家汉乐演奏家饶淑枢,上世纪30年代以上海的二胡和广州的高胡为基础,设计出音筒宽,弦杆长,定弦低,与汉剧唱声融洽的提胡,和客家人独有的“吊圭子”(头弦)成为广东汉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此外还有大埔县的“岭南派客家古筝”及其代表作品等。

      此外,客家妇女是客家民系中的“半边天”,以其吃苦耐劳,聪颖贤惠、尊老爱幼、孝顺长辈、相夫教子、团结妯娌、勤俭持家、和睦亲邻等优良品质和传统美德著称于世。“田头地尾,家头窖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的歌谣就形象地高度概括了客家妇女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所担负的繁重劳作和重要作用。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其《中国的客家》一书中写道:“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之最值得赞叹的了;在客家中,几乎可以说,一切稍为粗重的工作,都是属于妇女们的责任”。“原来客家因山多田少的关系,大部份男子壮丁,都到南洋去谋生,或是到军政界去服务了,在家中多数是只有老年人或幼小的孩子,因此,妇女在家中便是主干,这情形粗粗看去,与原始的民族社会,真是一模一样,而实则大大不同”。即使“大部份男子壮丁,都到南洋去谋生”,在异国他邦,也被英国学者巴素博士在其《马来亚华侨史》一书中赞誉为“客家侨民,素有被认为是具有急进与独立见解的声誉的民族”。而今,时代已跨进21世纪,作为现代新女性,客家妇女仍然秉承着客家的优良传统和客家妇女的传统美德,涌现了许多家庭事业两不误的巾帼英雄。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举凡涉及客家生产和生活习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或原汁原味,或艺术加工。如客家山歌,广东汉调,木偶戏,名人逸事,民间传奇等,制成声像艺术品;把客家美食在传统制作中加入现代化科技工艺,实现产品深加工等等,打造成旅游产业中的商业精品。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得于传承传播,而且成为“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地方精品名牌。以客家文化为内涵,用客家民俗这一“活化石”辅筑旅游交通道路,点缀旅游景区景观,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从而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创建和发展富有客家特色的文化旅游事业,必将使广东“后花园”——梅州,风景这边独好!

      总而言之,文化是生产力,文化产业包括旅游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经济强省”,开拓“文化经济”,梅州实施“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战略举措中,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秀区”和“文化之乡”,作为具有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的当代梅州客家人,用什么去建设“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用什么去为建设“文化大省”和“经济强省”添砖加瓦?用什么去铸造客家文化新辉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承和弘扬客家先进文化,并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在梅州旅游产业中要增强和突出客家文化内涵,而不是舍本求末地削弱它的身份和特征。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为此,发掘整理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名人故居,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文物景点和自然景观、以及具有“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民俗等,举凡客家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抢救保护和整合利用。依托客家文化这一历史人文资源的平台,打造成“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的文化旅游精品,不失为一项具体的举措。使世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地解读梅州山水,梅州人文;使人们在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探亲度假中,了解客家文化,领略客家习俗,感受客家风情。使梅州的文物在文化经济的浪潮中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同时得到加强管理;使客家文化与旅游产业珠联璧合,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为开拓“文化经济”,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现实的和谐,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1、《中国东部和广东的人种》(英)史禄国著

2、《客法词典》(法)赖里查斯著

3、《客家与中国革命》(日)山口县造著

4、《梅县将帅录》(第一辑 、第二辑 )梅县政协文史组编辑

5、《中国的客家》(美)罗伯史密斯著

6、《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梅县卷》

 

2005820初稿

20061103定稿

2011年刊于《客家文博》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9 |  阅读: 19435 |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 |  系统分类: 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  发表于: 2009.05.28 23:03

评论


 回复 发布者:天下山水在我心
2012-03-22 08:44
行走他乡:梅州山色天下无

 回复 发布者:sai821
2011-08-25 16:14
高铁都不经过梅州了,还真是发展“绿色经济”,了身家。

 回复 发布者:夜色光明
2010-03-16 10:09
要好好学习朱馆长好文章~~~~~~~~~

 回复 发布者:阿旺哥
2009-11-06 22:26
好文

 回复 发布者:
2009-04-14 09:01
楼主是有心人啊,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要得到更多的认同,得到更好的传承,确实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普查、保护与整合!

 回复 发布者:朱迪光
2009-03-16 18:27
谢谢 yulh159老师指教!

发布者:匿名
2009-03-14 16:39

 回复 发布者:yulh159
2009-03-11 15:47
好文! 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世界客都”, 这对于弘扬自已文化, 从根本上解决研究客家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保障, 提高我市文明程度具有战略意义。建设成为“世界客都”, 不能没有一套完整的客家资料中心及对自己文化生态与原始生态的保护措施, 虽然, 我们有了《客家公园》和嘉应学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 但是, 这两个单位仅在个别群体或学术机构进行研究, 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广大群众能看见或感受到的客家文化基础资料仍然欠缺, 需要来一次全面性的普查、保护与整合。全面性资料普查、保护与整合应该是非常尊重文化生态与原始生态, 它包括人口确切分布及母语使用情况、风俗、建筑、文艺、文化设施、传统客家聚落情况乃至较抽象的文化认同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面要广泛。办法: 1.建议政府〔主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建立“全面性开展客家文化基础普查及保护工作”, 对于提高梅州人民文化生活的档次和水平、保护自已文化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对于提高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传承有着更深认识。2.建议政府〔主要通过文化局〕建立普查及保护工作规划〔时间二年〕, 以乡镇为单位, 结合当地文史工作者进行田野调查, 全面收集普查乡镇文化资源, 带动客家文化研究的风气, 并激发广大群众对自己文化尊重与热爱, 增强保护意识。3. 建议政府责成文化执法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加强对己经列为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 提高监控力度; 对老民居的修缮, 亦要加强技术指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于有文史价值的老城镇、村落、民居群要以法律等手段予以保护, 禁止随意开发和改变原来的文化生态与原始生态。对于己经破坏的, 应该通过整顿, 使其恢复原貌秩序。

 回复 发布者:W.Ding
2009-03-11 08:57
学习了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