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木偶”需人提线,方能迈出“舞台架”,走向未来!


 
       “木偶”需人提线,方能迈出“舞台架”,走向未来!
                                    ——浅谈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吊线戏”的保护与传承
                       
     
[提示]   本文以梅县木偶剧团为例,探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梅县木偶剧团,是建国后中国最早成立的木偶戏艺术表演的专业剧团。梅县木偶戏,俗称“吊线戏”。始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艺人用“硬线”和“软线”两种方式操演,程式和唱腔与古装汉剧相当。从传统表演仅靠“3条硬线”发展到“10至20多条4米长的软线”,通过演员在高台上操纵木偶进行表演,其神奇技艺,中国木偶艺术家赞誉:“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外国木偶艺术家赞誉:“控线的10个指头灵巧得堪与钢琴家相媲美。”建国后,这一文化遗产仅由国办专业剧团传承和创新,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而今,“木偶”举步维艰且面临濒危。作为当今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且蕴涵客家迁徙历史和客家民俗事项,承载客家文化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保留中州古音的汉剧、汉调音乐和保留中原古韵的客家山歌、民间小调,擅演古装戏与现代剧等表演艺术于一体的梅县客家“吊线戏”,理应与广东汉乐、客家山歌一样得于保护与传承。因为“木偶”需人提线,才能迈出“舞台架”,走向未来!
[关键词] 客家“吊线戏”。国际性木偶艺术剧种之一。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客家文化艺术中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悠久的提线木偶表演艺术 是客家文化艺术的“活化石”
   
        1、客家人用“线”从远古将木偶“提”到当代

       木偶,又称“木偶戏”。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代末年傀儡戏开始流行,且已不再是驱鬼的“丧家乐”,而是喜庆的“婚宾乐”了,开始摆脱了原始宗教的形式,成为一种真正的戏剧。1997年,在河南济源县出土2件北宋瓷枕,分别画有杖头木偶和悬丝木偶。证明这两种木偶在北宋时期已非常流行。梅县木偶(又名傀儡戏、吊线戏,俗称线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伴随着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于梅县至今,是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之一。与意大利《木偶奇遇记》著名木偶表演艺术一样,是国际性木偶艺术剧种之一。

        梅县地处闽、粤、赣三省。建国前,梅县有梅城谢发的“乐尧天”、梅城郊区黄浩生的“奏吉祥”、南口镇刘伟云的“荣华堂”和陈定郎的“富天彩”、隆文镇李达安的 “合一声”、松口镇童泗洪的“乐升平”等6个提线木偶戏班。他们长期活跃在闽、粤、赣等地,所演客家木偶“吊线戏”作为民间艺术,多在庙会、集市上演出。此外,也常常应邀参加民间酬神或民俗庆典活动等的演出,在本土与外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910年,梅城郊区黄浩生的“奏吉祥”戏班应邀赴泰国、新加坡、马来亚等国演出,深受广大华侨的欢迎和好评。
      建国前,社会地位低下的木偶戏班艺人,被所谓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士大夫们视作职业卑贱的“戏子”。建国后,春风浩荡,梨园喜沐阳光雨露。艺人们成为文艺工作者,其中艺术造诣颇高,德艺双馨的老艺人还被人们尊崇为“人民的艺术家”。1951年3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梅县民间6个提线木偶戏班组成“梅县民艺线剧团”。由梅城“乐尧天”线戏班创始人,中国现代著名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家谢发任团长。4年后的1955年5月5日,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和5年后的1956年4月,广东木偶剧团才先后成立。从此,梅县木偶戏这一民间艺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保护,由地方专业剧团传承与创新。也由此形成了在民间只有观众观看喝彩,没有民间艺人及爱好者表演和传承的局面,为后来的木偶艺术传承埋下了谁也未曾料到的、面临濒危的尴尬伏笔。1956年,“梅县民艺线剧团”,改称“梅县木偶汉剧团”。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剧团解散,艺人、演员们被迫转业或另自谋求生活出路。

      1978年7月,在改革开放的呼唤中,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冲破樊笼,决定复办该团,命名为“梅县木偶剧团”。同时全面落实党的文艺政策。枯木逢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怀下,老艺人重返舞台焕发艺术青春,并着力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悠悠岁月的锻造,至今早已成为剧团的“中坚”和“柱子”。1992年,在全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活动的推动下,县府拨款建造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的梅县木偶艺术大楼,于1995年竣工。

        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对艺人演员的关怀,极大地鼓舞了演职员创作表演的积极性和对艺术的更加执着与追求。在创作与探索艺术表演创新的过程中,使古老的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在当代得到不断的“推陈出新”,用“线”将木偶从远古“提”到当代,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客家“吊线戏” 多元而独特的木偶表演艺术

       1951年,梅县以建国前的6个木偶戏班组成的专业剧团,命名为“梅县民艺线剧团”。顾名思义,“民艺”,即民间艺术也。“线”者,道出了梅县木偶戏是提线表演艺术,“剧”者,则指“汉剧”,同时也蕰含演出其他种类的戏曲剧目。如此称谓,生动形象,高度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木偶表演艺术的种类与特点。艺人、演员用“硬线”和“软线”两种方式操纵木偶表演,角色行当、唱腔道白、锣鼓击乐均沿袭汉剧表演艺术。戏中角色一般设“生、旦、丑、公、婆、净”6大行当,表演程式中的“唱、念、做、打”及演唱的 “二黄”、“西皮”为主的板腔,与古装汉剧相当。特有的伴奏乐器,文乐有头弦(俗称“吊圭子”),武乐有大苏锣和号头,如同“国粹”京剧伴奏乐器中的“三大件”。而汉剧,原称汉调,又称黄腔,客家人称其为“外江戏”。据《中华文化辞典》对“汉剧”的释义中道:“……旧称楚调,后称汉调,又称黄腔,1914年改名汉剧。对川剧、湘剧、赣剧、桂剧、粤剧、滇剧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汉剧入京加入徽班,汉调与徽调融合,形成早期京剧”。显然,汉剧历史早于京剧。虽然 “京剧”后来居上,发展演变成举世公认的中国“国粹”,但汉剧孕育了京剧,功不可没,同时也印证其历史之悠久。梅县木偶戏除在传统保留剧目中保留汉调音乐,与时俱进,在表演现代剧目中引入了客家山歌和现代流行音乐歌舞等。演员在操纵木偶艺术表演上,经过几代艺人、演员的探索和总结,从操纵“3条硬线”发展到操控“10至20多条4米长的软线”,通过演员在天桥立体高台上操纵木偶,不但艺术形象生动,造型表演逼真,极大地丰富了木偶造型和表演的艺术手段,而且使木偶缓慢细腻的动作表现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被原广东省木偶艺术学会会长林堃赞誉为具有“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神奇技艺。不但擅演古装汉剧、神话剧,而且还能演现代童话剧和科幻剧。演出形式以传统的高台提线为主,发展到杖头、布袋,甚至人偶合演。由于提线木偶表现手法比杖头、布袋、皮影等难度大,目前全国提线木偶专业剧团仅存浙江省平阳县,福建省泉州市、上杭县,广东省梅县、五华县、大埔县共6个。广东省的3个县级专业剧团均在梅州,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常年道:物稀为贵。梅州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号称“客都”。集中州古音的汉剧、汉乐,中原古韵的客家山歌、民间小调和现代音乐歌舞;古装戏与现代戏、神话剧与童话剧等多元而独特的木偶表演艺术——古老而又新生的梅县客家木偶“吊线戏”,堪称客家文化艺术中的“活化石”,镶嵌在 “客都”梅州的中心区域,是客家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与“稀世瑰宝”。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和“人文秀区”的梅县客家木偶“吊线戏”,理应与广东汉乐,客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列入国家的保护。况且较之广东汉乐和客家山歌,客家木偶“吊线戏”,除具有戏剧通常意义上的文学艺术、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等外,其还包含了木偶造型艺术、中州古音、中原古韵的语言艺术和曲艺等更多的典型独特的艺术元素。例如,谢发吸收客家民间小调音乐素材创作的“傀儡腔”,已成为梅县木偶戏中的独特唱腔。并被誉为“山茶花”的客家山歌剧所借鉴演出,如“猜调”、“拆字歌”等,因而更加广泛流传。木偶造型制作富有地方特色,按客家戏曲的汉剧行当造型,其特点是与写实的艺术手法造型制作,不同与其他戏曲的极尽夸张,在剧场演出视觉上具有如同真人表演的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的空间上,将传统的6米×0.8米的舞台架,改造成3段2米×0.8米的舞台架,使舞台空间从单一的横向表演区域,变成可前可后、可左可右地灵活使用,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舞台表演的区域空间。该团创作演出的《凤岭缘》,首创真人与木偶合演的大胆创新,更是使千百年来的舞台空间利用达到了极限,是中外木偶表演艺术中的里程碑。   

       二、昨天的辉煌

      1、传承创新 突破千年“舞台架”

       梅县木偶剧团的成立,使木偶表演艺术走出了千百年来赖于生存的庙会和集市,登上了艺术大雅之堂,标志着地方政府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从1951年3月成立伊始,即随中央慰问团(中南局分团)到革命老区慰问演出。嗣后,常年活跃在闽、粤、赣,湘等地区,久负盛名。同时肩负着“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长期服务于基层,所到之处,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改革开放后,同时,该团坚持文艺“两为”方向和贯彻文艺“双百”方针。在演出中不但坚持以传统的高台提线木偶戏为主,而且从单一的提线表演,发展到杖头、布袋、人偶同台合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在编导和音乐唱腔的设计中,不但坚持以中州古音的“二黄”、“西皮”板腔为主的被誉为“南国牡丹”的汉剧戏曲音乐和汉调音乐,又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行腔、变腔,设计新腔唱法;而且根据剧目需要,灵活采用富有中原古韵的客家山歌、民间小调甚至流行音乐等,努力塑造丰富生动的艺术典型形象。例如,该团创作演出的《凤岭缘》,1992年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剧中采用真人与木偶合演的手法,打破了千百年来木偶戏的传统表演形式,突破了千百年来提线木偶演出的舞台空间,采用皮影戏的光学效应,使剧中被斩“蛇妖”身首分离的表演绝技形象逼真,获得满堂喝彩,掌声雷动。俗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令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的同仁们叹为观止,纷纷了解这一创作表演手法。《凤岭缘》不但轰动京城,在后来的各地巡回演出中,同样受到同行艺术家们的赞赏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该团还努力发掘和整理传统剧目,充分调动艺人和演员的创作积极性,先后编排整理、创作演出了《化子进城》、《孟姜女》、《梁祝》、《火云洞》、《苏州案》、《盗仙草》、《送郎参军》、《子归来》、《凤岭缘》等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共80多台。同时,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丰富木偶戏的表演艺术手法,该团创作演出的《凤岭缘》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和成功范例。

        2、昔日艺人 德艺双馨谢阿发

       提到梅县客家木偶“吊线戏”,必然让人们想到当地家喻户晓、艺名远播的已故中国现代著名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家谢发。其家名鸿发(1908-1966),字柏雄,民间大众昵称其谢阿发,是梅县“乐尧天”木偶线戏班的创始人。其出生于梨园世家,7岁开始学艺,习“八音”弹唱和提线木偶表演艺术,9岁登台表演,13岁即得师名。其操纵的木偶活灵活现,技艺炉火纯青。德艺双馨,声名远播。1951年3月,以“乐尧天”等戏班组建的“梅县民艺线剧团”,谢发任首任团长。1953年春,谢发在广州与苏联功勋艺术家、莫斯科木偶艺术剧院院长奥布拉兹卓夫进行木偶表演艺术交流。此前,奥布拉兹卓夫作为新中国成立伊始苏联派来中国帮助建设的百位各行业专家之一,在周恩来总理接见他的时候,他问总理:“请问你们中国有国立木偶剧团吗?”,周总理询问当时陪同接见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我们有国立木偶剧团吗?”,夏衍回答说:“有”。奥布拉兹卓夫当即提出要观看中国木偶剧团的演出。其实,当时国家百业待兴,谁也不清楚有没有这个所谓的国立木偶剧团。于是各部门马上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在东北三省仅有“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这一专业团队,这个剧队就在锦州。为此,剧队连夜赶往京城,为苏联专家们演出,并受到肯定。1953年1月,国家文化部决定将辽西文工团木偶剧队的23名队员调往北京。1955年5月5日,才正式成立了今天的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此为题外话。谢发表演了客家木偶“吊线戏”《化子进城》中的“弄蛇”、“弄滑哥”、“弄葫芦”和“舞狮”等技艺绝招,使奥布拉兹卓夫大开眼界,甚为折服,盛赞谢发“控线的10个指头灵巧得堪与钢琴家相媲美。”并邀请其到苏联各大城市表演,所憾因种种原因而未成行。同年4月,应中央文化部邀请,谢发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艺术交流大会,他的精彩演技博得了全国各地的木偶艺术大师和罗马尼亚等7个国家的木偶艺术家们的赞赏。1955年冬,叶剑英元帅在广州观看客家木偶“吊线戏”《梁祝》时,特意到后台观看谢发表演。演出结束后,叶帅接见了全体演出人员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同时,鼓励谢发及其全体演出人员要保护和传承好这一表演艺术。1956年,谢发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谢发不仅精通“八音”乐器和提线木偶艺术,而且在曲艺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其在吸收客家民间小调精髓的基础上独创的“傀儡腔”,全用客家方言演唱,不仅字正腔圆,而且喜怒哀乐驰骋自如,语言幽默诙谐,富有浓郁的客家韵味,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196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为谢发灌制唱片发行。“文革”初期,梅县木偶剧团被迫解散,谢发愤疾交加,于1966年12月不幸逝世,终年59岁。

        3、逆境拼搏 “三小”“三自”和“一化”
 
       梅县木偶剧团,在戏剧处于低潮的形势下,为求得客家木偶“吊线戏”的生存和发展,该团以“三小”(小队伍、小舞台、小节目),“三自”(自编、自演、自制道具),“一化”(演出队伍实行自行车运输化)的形式,由演员们脚踏自行车装载舞台装备、演出道具、音响乐器等,坚持送戏下乡,服务基层……,为求生存,在逆境中拼搏。数年来,寒来暑往,风雨兼程,历尽艰辛。1996年,梅州电视台记者随团访录,并以《征程》为题专门报道了该团的先进事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在“客家风采”节目中以《梅县木偶剧团采风纪实》为题,专题播报了该团的事迹,海内外听众反响强烈。

        梅县木偶剧团,除坚持送戏下乡,服务基层,完成演出任务外,还出色地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完成宣传演出任务,同时还摄录(音)制作或协助完成海内外摄制单位制作电影、电视以及其他音像作品的演出任务。使古老的客家木偶“吊线戏”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4、 中外交流 创作研讨双丰收

      梅县木偶剧团数十年来的艺术成就,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该团先后创作演出的剧目多次为苏联、法国、日本、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外国友人、木偶表演艺术家和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作专场演出,或艺术交流,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例如,1953年,谢发团长率领本团主要艺人,应中央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大会,并演出了客家木偶“吊线戏”《化子进城》。精湛的表演获得全国各地木偶艺术大师及罗马尼亚等7个国家木偶表演艺术家们的极大赞赏。1989年,该团派员到广东省木偶剧团学习布袋木偶艺术,嗣后成立了布袋木偶演出队。1990年10月,该团参加“中国泉州第二届国际木偶艺术节”的观摩和学习。1991年9月,该团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穗、桂、湘、沪4省3市的木偶剧团艺术展演大会。

        在木偶艺术理论研究领域,该团首任团长谢发,于1956年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嗣后又被评为高级知识分子。1994年10月,该团邓学良副团长应中国木偶艺术学会邀请,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木偶艺术研讨会,并向参会者报告该团的情况和作经验介绍。2000年1月,现任团长邓学良当选广东省第一届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副团长巫启胜和演员杨秀娟当选为理事。他们不但是木偶艺术的编导者和表演者,而且是木偶艺术的理论研究者。
 
5、羊城“台主” “吊线戏”轰动京城

      在木偶艺术创作演出中,该团曾先后于1979年、1982年、1984年、1987年4次应广州文化公园邀请,在该园百花舞台演出客家木偶“吊线戏”《化子进城》、《火云洞》、《孟姜女》、《梁祝》等剧目,创造每次连续演出30多场的记录。场场火爆的场面,精湛的表演技艺,深受省城观众,游客,外国朋友的欢迎和赞赏。在此期间,他们不辞辛劳,勤奋耕耘,不但晚上演出,而且白天还要创作排练生产新剧目。创造了该团4进广州文化公园百花舞台,其次数之多,连续演出时间之长,充当了“台主”的记录,至今仍为老艺人、老演员引以自豪。该团创作演出的剧目,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专业剧团汇演的奖项。例如,1992年9月,该团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由该团自编自演的客家木偶“吊线戏”《凤岭缘》荣获创作剧目奖(李炎兴创作编剧,邓学良执导、编曲),演员刘翠莲、赖振强荣获表演奖。《凤岭缘》的创作演出,是该团打破传统,大胆采用前所未有的人偶合演,借鉴皮影戏光学效应的成功范例。勇于探索的艺术实践,由此突破了千百年来提线木偶的舞台活动空间。在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汇演的50多个演出团体中,提线木偶仅有广东省梅县、福建省泉州市、浙江省平阳县这3个专业剧团,其余均为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以及皮影,由此可知“吊线戏”在全国之稀罕。梅县木偶“吊线戏”轰动京城,是梅州客家地区继广东汉剧、山歌剧赴京表演之后,“木偶”所迈出的又一个新的时代步伐!中央电视台于9月27日的“新闻联播”节目播报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广东省梅县木偶剧团创作演出的《凤岭缘》,构思精巧、木偶形象逼真、优美唱腔给首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在北京的客家乡亲和领导也纷纷向该团祝贺!他们盛赞一个山区县级剧团的木偶戏,能跨长江、过黄河,走进首都北京古城,的确是件不容易和了不起的事情。为广东省以及客家人争得了荣誉,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嘉奖,谱写了梅县木偶艺术史册上的光辉篇章。

       1994年12月,由该团邓学良编排的《金狮献瑞》节目,参加在梅州市举办的“世界客属第12次恳亲大会”演出活动中,评为演出二等奖,并参加了大型歌舞《客家春秋》的成功演出,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自家人”的赞扬。

      6、昨夜星辰 苍穹中追逐闪烁

        梅县木偶剧团,以其团结向上,执着追求的团队精神,历尽艰辛,在艺术创作与创新,坚持面向基层和服务基层的演出中,铸就了昨天的辉煌,声名远播。目前,在戏剧市场低迷的形势下,该团新编(短提线)木偶戏小品创作剧目《智斗》、整理改编大型提线木偶戏《宋江攻打大名府》已完成剧本的编撰,即将投入节目的排练生产。预祝他们闯出一条新路,让昨夜的星辰依然灿烂辉煌!让“木偶”迈出坚定的时代步伐,再创历史新辉煌!

       三、客家木偶“吊线戏”濒临“断线”失传的危机

       1、木偶“提线” 后继乏人

       客家木偶表演艺术,从远古流传到现当代,作为民间技艺,直到建国后才真正成为艺术加以保护和传承。客家木偶“吊线戏”也才从传统的庙会、集市登上艺术殿堂,走向世界。曾几何时,木偶表演艺术作为一朵奇葩,在文艺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出灿烂而艳丽的色彩。就梅县木偶剧团而言,曾涌现了以中国现代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谢发为代表的老一辈木偶表演艺术家,培养造就了新中国一代代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青年演员。创作和整理改编演出《化子进城》、《火云洞》、《护情报》、《子归来》、《凤岭缘》等传统保留剧目和现代戏共80多台。坚持以提线木偶与汉剧为主要演出剧目,辅于杖头、布袋和山歌、民间小调、甚至现代音乐歌舞的剧目和节目。坚持文艺的“两为”方向,贯彻文艺“双百”方针。活跃在闽、粤、赣、湘等地,久负盛名。坚持送戏下乡,服务农村、学校等,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和好评。在保护继承和借鉴创新,理论研讨与实践总结,努力探索木偶表演艺术的发展规律,丰富木偶艺术表现手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努力“推陈出新”,加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改革剧目编导、舞台装备、演出道具、舞台灯光、音响、美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创造了木偶艺术史册上优美壮丽的历史篇章。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文化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戏剧市场不景气,处于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长期低迷,演员后继乏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致使目前木偶的“提线”力不从心。生存——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发展——前景迷茫,不容乐观;客家木偶“吊线戏”濒临“断线”失传的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梅州客家地区大埔县木偶剧团停止创作演出活动至今,成为一个挂牌式剧团,就是一个警示。因此,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探索保护和传承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2、“木偶”在多元化浪潮中挣扎

       客家木偶“吊线戏”的生存发展前景,就外部环境而言,如前所述,由于提线木偶的艺术表现手法比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皮影等的技艺难度大得多,甚至不可比。加之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观念转变,多元文化的艺术形式,各种丰富的休闲方式、文娱体育活动,戏剧市场的长期低迷,观众群体锐减等大环境下,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动画的强烈震撼与冲击下,梅县木偶剧团与全国各地的文艺团体一样,面临着空前的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在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中沉浮。近年来,在农村,在学校基层演出,一场专场演出下来收入才100多元,艺术的“贱卖”,让演员们自感迷茫。现实迫使他们从为了木偶艺术的“发展”,转而思考剧团的“生存”与自己的“生活保障”。形成要“生存”——不论是演员还是木偶,都要提线,而提线的演员无法实现自己对文艺事业的热爱与初衷,要靠木偶讨“生活”。演员与木偶原本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表演艺术,而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观众成了“衣食父母”的关键,使演员与木偶陷入了两难的可怜境地,举步维艰地苦苦挣扎。甚至有些演员,迫于生计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艺,象旧时的艺人一样,参加民间酬神或“红白”好事的“闹八音”等演出,以增加经济收入,维持家庭的生活。就他们内心而言,更多的是出于无奈,对艺术追求的信心已经出现惶惑和动摇,艺术的自尊心已受到打击。甚至剧团为了生存和增加经济收入,也不由不参加社会上的庆典活动,以增加些小的收入,以弥补经费的严重不足。他们曾为之献身的文艺事业的自豪感遭到自身的质疑,信仰发生了危机,使木偶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岌岌可危。

        就内部环境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戏剧市场的逐渐低迷,市场空间的逐渐缩小,客家木偶“吊线戏”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参与和观众的支持……,仅仅依靠演员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去迎接挑战和改变目前局面,以及消除当前危机,无异于天方夜谭。

       目前演员生活待遇低,在多元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观众少,票房收入自然少。长此以往,人心思变,人心浮动,也就不足为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地方财政差额经费补贴,远远跟不上事业的基本发展要求。舞台装备、灯光音响、服装道具、木偶制作等等,陈旧落后。没有投入,便没有输出,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剧目的生产质量与演出的艺术效果。剧团领导终日为剧团的生存寻钱过日子而东奔西跑,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演员在艺海中漂泊,一方面苦苦支撑着希望有彼岸可靠,另方面又因种种现实的原因而浮躁不安,人心逐渐涣散。“多年媳妇熬成婆”,当年意气风发,满腔热血地投身与木偶表演艺术的青年一代已步入中老年龄了。一些演员或因种种原因提前退休,离开了自己钟爱的舞台,一些早已“下海”寻找自己的发展平台。长期以来,剧团未再吸收新人,以培养木偶艺术事业的接班人。梅县木偶剧团,现有编制22人,在职14人,缺编8人,剧团只有“吐故”,没有“纳新”的现象,违反了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这种现象在梅州地区其他事业单位中,可谓凤毛麟角。在其他事业单位中,更多的是人员超编再超编,从中也折射出人们对文艺事业发展的复杂态度。一言以蔽之,没有发挥艺术的时空和平台,英雄无用武之地,“贱卖”艺术而又没有生活的基本保障或者说相对的保障,试问,作为一个演员艺术理想无法实现,他还图个什么?提线的人一旦离弃木偶,试问木偶还能不“中风瘫痪”吗?

        在社会变革转型的大环境下,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为预防木偶“中风”,避免出现“瘫痪”的严重局面,地方政府与文化主管部门以及提线人都在面临的种种困惑与危机中,寻求“妙方良药”,祈求觅得“仙草”,找到生机。

         四、欣逢盛世 木偶应无限“延长”提线

        客家木偶“吊线戏”,是客家文化艺术的重要文化标识和符号之一,承载了客家人的迁徙历史,蕴涵着客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唐诗《傀儡吟》)生动逼真地道出了木偶戏的特点与形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尤其在当代,中国提线木偶戏在客家地区得到了完整的传承保存和不断的发展创新,可谓历久弥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稀世珍宝。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客家木偶“吊线戏”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机。所幸欣逢盛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3年我国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对我国珍贵、濒危,并且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系统工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同时,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目前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做法,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程度,以及保护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表明和标志着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不论是“静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所以,客家木偶“吊线戏”这一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表演艺术,作为客家文化艺术乃至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要加强保护,更重要的是要无限延长客家木偶“吊线戏”的“提线”,使其生命不息,世代传承。

       1、政府主导 设立机构 明确保护的目的与意义

        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由政府主导,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濒危程度的轻重缓急作出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利用一切传媒工具、载体,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唤起大众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其中当务之急是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先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法规学习,才能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政府只能是主导,不能包揽,实践证明也包揽不了。重要的是唤起全社会的参与,只有广泛宣传和发动鼓励群众参与,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方能做到事半功倍。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们政府的文化、文物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仍不是十分了解,仍感到陌生或者是似是而非。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恶补”式培训,厘清概念,充分认识。不但要知道是什么,并且要知道为什么。彻底解决保护什么?为什么要保护?以及保护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2、利用一切媒体 广泛宣传推介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真正了解、理解的人仍然不多。所以,当地的一切媒体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介,让广大群众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拥有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与传承,以引导人们科学正确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或避免产生对这一概念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例如,误将巫婆神棍设坛招摇撞骗也认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报刊、广播、电视节目中设立专栏,以图文、影视、录音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例如,客家木偶“吊线戏”演出的传统剧目或创作的现代剧目,可用“剧照”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在报刊登载介绍,网站上发表;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二度创作在广播、电视、网站中播放,同时制成音像制品发行,使本地群众,外地游客更多地了解和欣赏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专业剧团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积极寻找门径,瞄准市场,通过演出和自我推介,不断开拓演出的文化市场,以此拓展生存环境和空间,这些无疑都是坚持“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和贯彻“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3、保护传承“当班人” 培养造就“接班人”
 
       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否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其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在博物馆中看到。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剩下图片、文字,那将会使文明失血而苍白,人们的“精神家园”将如何承载和守望?!梅县木偶剧团最后一次吸收新演员,是在1986年。一晃20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演员已步入中年了,木偶艺术事业后继乏人,传承必然出现危机。作为一个文艺团体20年来只有“吐故”,没有“纳新”,本身就极不正常,完全违反了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要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首先,要保护传承“当班人”,他们本身就是艺术的财富,是文艺事业中的“熊猫”;要为他们消除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之全心全意搞好客家木偶“吊线戏”的传、帮、带;其次,要吸收新演员,呵护好“苗子”,培养造就“接班人”。同时,要为木偶表演艺术工作者提供稳定宽松的环境,以稳定人心。此外,应把客家木偶“吊线戏”的专业剧团的文艺事业经费,纳入地方财政年度预算,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吃饭财政”的维系,让地方濒危剧种的专业剧团依照地方财政的增长,按比例逐年增加事业经费的投入,努力扶持客家木偶“吊线戏”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客家木偶“吊线戏”得到保护与传承。

        客家木偶“吊线戏”,在近代发展演变成一种地方剧种,目前只靠政府保护显然是不可能的,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仅仅靠专业剧团的传承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要加大对专业剧团的扶持,将“吊线戏”打造成地方文化艺术的驰名品牌;另方面,要想方设法让“吊线戏”回归民间,让其在民间生存发展,演变更新,尤其要在客家民俗事项中加以引导恢复和融入“吊线戏”的内容,扩大“吊线戏”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让“专业”与“业余”同时与时俱进,共同促进客家木偶“吊线戏”的传承与发展。要加大保护力度和采取有效措施,使客家木偶“吊线戏”得于保护传承并发扬光大。因为它与汉乐、山歌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浓郁的客家文化艺术特色;同样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在客家文化艺术中同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样是客家文化艺术乃至中华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传承上较之汉乐、山歌等表演艺术因其所独有的艺术内在规律,传承难度大而更显得濒临失传的危险,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否则,终有一天,我们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形同“木乃伊”的木偶和它的造型“遗照”。这,绝非危言耸听!

        4、努力培养木偶艺术人才 广泛普及木偶艺术活动

        客家木偶“吊线戏”,作为民间艺术原在民间生存发展,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旧时文化生活贫乏的时代,在民间庙会、集市与民俗事项的活动中常常见到木偶的身影。建国后,党和政府将旧社会的木偶戏班集中组建成专业剧团。从此政府包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由剧团承担着传承与演出的任务,在民间木偶则再无艺人或爱好者“提线”。政府充当了保护的角色,又常常受到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左右,碰碰嗑嗑,木偶被“提到”当代如此尴尬、甚至面临濒危的局面,是当初任何人所始料不及的。历史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仅靠政府或政府的某个部门去承担保护与传承是不可能的,惟有置于民间保护才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保护。因为它本身原本就生根、开花、结果在民间,今天面临濒危的局面是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所造成。尤其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客家木偶“吊线戏”,要通过现有专业演员、老艺人,在学校、民间传授技艺。例如,举办各类培训班,招收木偶艺术爱好者,努力培养木偶艺术人才,广泛普及木偶艺术活动。学校应把木偶艺术纳入乡土教育、素质教育。同时教育、文化等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借鉴当今英语考级、书法考级、钢琴考级的方式,培养爱好者,普及木偶表演艺术,使其返归民间,世代相传。同是客家文化艺术的汉调音乐培训班、山歌演唱培训班的举办,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实践经验。客家木偶“吊线戏”的保护与传承和发展与创新,应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5、将木偶“提”进文化市场 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民间艺术,必须在民间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富饶的生存土壤。客家木偶“吊线戏”,应将木偶“提”进文化市场,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经营“吊线戏”。同时,鼓励“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例如,由政府主导,文化艺术、旅游等主管部门搭桥牵线,在本地区较为著名、人气较旺的旅游景区,度假村等露天设立“舞台架”,占地不多,既可让游客游览小憩时,全凭游客的兴趣爱好,观赏剧目片断或欣赏全剧。这样既可增加旅游观赏特色项目,又能以此推介客家文化艺术,为客家木偶“吊线戏”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艺术园地和演出场景,实现企业与剧团的双赢。广西“印象·山水·刘三姐”的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同样,在当地星级酒店的歌舞厅,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专场演出,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客家木偶“吊线戏”走出“只拿奖项”在业内人士传诵、老百姓知之甚少的“怪圈”。2006年梅州市“国际旅游山歌节”举行“花车”游行中的客家木偶“吊线戏”表演,就吸引了市区众多的少年儿童追逐观看,在他们好奇兴奋的脸庞上,分明写着他们从未或很少看过现场木偶艺术表演。

      6、开展文物普查 建立科学档案

        客家木偶“吊线戏”,在民间已无艺人和爱好者的表演与传承,但证明历史悠久的客家木偶“吊线戏”的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对其进行文物普查,发掘和征集举凡能反映和体现客家木偶“吊线戏”的历史文物如木偶及其制作工具、演出道具、剧本、曲谱、乐器、戏服,以及剧照和古籍文献等等,都应列入征集范围,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档案馆、方志办等专业人员、文化艺术工作者,要“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征集,并建立科学档案,永久保存,以作“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所借鉴。

       客家木偶“吊线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难而复杂的工作。因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才能使承载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梅州”,以及梅县实施“文化兴县”与“旅游旺县”的战略举措中实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使客家木偶“吊线戏”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 本文获“2006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征文”一等奖、全国优秀奖 )
         2006年8月14日凌晨初稿
         2006年8月17日修改
         2006年8月20日定搞
单位地址:梅州市文保路一号(金山顶)
联系电话:0753—2235504
邮政编码:514000
]梅 州 侨 乡 月 报 (2006年六期)


描述:图为梅县木偶剧团在梅县华侨城演出

 
描述:图为演员在高台上提线演出
 
 
描述:图为记者在采访老艺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0) |  复制链接 |  评论: 9 |  阅读: 20655 |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 |  系统分类: 工作•职业•资料•技术 |  发表于: 2009.05.28 22:03

评论


 回复 发布者:阿端哥
2010-01-11 18:09
朱馆确是做学问!佩服!

发布者:匿名
2009-05-13 16:22
当历史文化符号逐一消失时,我们给子孙留下是什么?是档案录像?好莱坞动漫?拜读了朱先生文章。

 回复 发布者:朱迪光
2009-03-28 20:13
晴哥哥言之有新意!我临时负责木偶戏与松口山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感受最深的事是档案奇缺!

 回复 发布者:
2009-03-28 14:46
未来还很远很远,木偶能走多远?

 回复 发布者:晴哥哥
2009-03-27 16:26
没什么悲哀的。历史的东西,录像建立档案就行了。没有人感兴趣自然发展不下去,很多东西都会被历史淘汰,面对好莱坞的动漫大片,有多少人会对木偶戏感兴趣?老的艺术如何更上历史的潮流,不能总是保护,也许本来就是要被历史淘汰的。能更新就更新,不能更新就建立档案,发展新的有市场的东西。

 回复 发布者:南口人
2009-03-20 17:50
文章真美,还图文并茂呢

 回复 发布者:原野·大蟹
2009-03-20 11:4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慢慢的就像频危的动植物一样, 也要慢慢的失传了~~~,悲哀

 回复 发布者:yulh159
2009-03-19 22:08
希望快些有人还得是个能人或神人,把吊线戏搞得红火。

 回复 发布者:刹那风华
2009-03-19 21:08
希望传统文化继续流传于世.......................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