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蒲风故居—以祯居,被公布为梅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蒲风故居—以祯居,被公布为梅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蒲风故居—以祯居

      20131121,梅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率领梅县区博物馆专业人员,会同隆文镇文教体服务中心干部,前往隆文镇坑美村调查革命烈士蒲风故居—以祯居。在“以祯居”,我们邀请了蒲风侄孙黄镜明、坑美村黄氏宗亲、村委会干部等进行了座谈,了解蒲风事迹及其故居“以祯居”的历史沿革,并由专业人员对该居进行测量和拍摄记录。同时还考察了蒲风革命烈士纪念碑,蒲风果园,以及“以祯居”周边坑美村的部分客家传统民居,了解了一些民俗事项。

       1、召开座谈会,了解蒲风事迹及其故居的历史沿革

      参加座谈会的有:梅县区文广新局、梅县区博物馆、隆文镇文教体服务中心、隆文镇坑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等相关人员;“以祯居”黄氏宗亲代表、蒲风亲属等。座谈会上大家回忆了蒲风的革命事迹,对如何保护蒲风故居,及其纪念构筑物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蒲风简介:蒲风(广东梅县人),原名黄日华,又名:黄飘霞、黄蒲芳、黄风,常用笔名:蒲风,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1199日出生于隆文镇坑美村“以祯居”。1927年开始诗歌创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赴上海中国公学求学,参加“左联”,与杨骚等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出版《新诗歌》。1934年去日本,与雷石榆等创办《诗歌生活》。抗战开始后,在广州主编《中国诗坛》,任广州文化界抗协后援会理事。1940年参加新四军转战华东各地。1942813日,病逝于皖南天长县,终年32岁。生前著有《现代中国诗坛》、《抗战诗歌讲话》、《茫茫夜》、《生活》、《黑陋的角落里》、《抗战三部曲》等论著及诗集。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其英名镌刻在皖南新四军烈士纪念碑上。

      蒲风的诗歌,前期主要写被压迫农民的痛苦、灾难和反抗,后期则以歌颂抗日反帝为主题,诗歌热情奔放,朴实无华,通俗易懂。除具有真情实感的抒情外,还写有长篇叙事诗、讽刺诗、方言诗和明信片诗。著名诗人王亚平评价蒲风:“他,写得多,死得早,为党宣传,为人民歌唱,每一分钟都献出了……每一滴心血都付了……”。

      蒲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也是梅县区“文化之乡”出现的又一个著名诗人。

      据了解,最早在坑美村定居的为刘姓人家。黄氏至三世祖文质公,讳兴。始由蕉岭县始迁坑美村,后裔现己传至廿六世。据黄氏族谱记载:“公笃志好学,于明洪武二十年贡举出身授广西南宁府同知,为政有声。仕满归里,……即立业于窟都。”由此可见,黄氏三世祖文质公始迁坑美村应是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世代居住在坑美村的有刘、黄、卢、肖、李、张、赖等姓氏人家,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各姓氏人口,以黄姓人数最多,故有坑美一角黄之称。

      坑美村黄氏一世祖庆吉公,字天祯,号希可,又号庭政。“公乃海虎公长子,于元朝天历文宗时,晦迹在仕,由浙江宁波府徙居镇平县(今蕉岭)石窟寨背,享寿八十,谥忠庄”,为黄氏蕉岭县开基始祖。至三世祖文质公始迁坑美村开基,在坑美村上屋建一座合杠楼,是为坑美村黄氏总祠,因年久失修,在本世纪初坍塌,现仅存遗址。至四世祖伯明公,号逸叟,在坑美村下屋建祠。至五世祖以祯公在村中“三口塘”处另建房屋,称为“田心祠”,其宅基地“堪舆”呼为“乌鸦落洋”之风水宝地,族人岁时佳节聚族于此,祭祀列祖列宗。随着黄氏人口的繁衍,五世祖以祯公后裔枝繁叶茂。于是,十五世祖昆仲在今址卜筑建造“新祠堂”,后易名为“以祯居”。

      蒲风故居—以祯居,由黄氏十五世祖昆仲建造至今,后裔现己传至廿六世,按20年为一世推算,此居建造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勘查以祯居,测量建筑面积拍摄记录该居的现状

      以祯居,为黄氏十五世祖昆仲所建,初名新祠堂。始建时因“堪舆”引发官司,由黄氏公偿出资诉讼,虽未胜诉,但为感谢宗亲的相助,同时彰显黄氏五世祖以祯公后裔之团结,遂改今名,沿用至今。

      以祯居,坐北向南,为“三堂四横”的客家传统民居,屋后有“化胎”(花台)并有周匝矮墙,屋前禾坪隔墙外有一池塘。整体平面布局为南端不甚规则的纵向椭圆形,中轴对称。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悬山式、生土夯墙、抬梁式构架、灰瓦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地势前低后高,依次为横向长方体形池塘、照壁围墙两端辟券式门连接外横屋、门坪、堂屋、天井、化胎、周匝“化胎”(花台)。正立面设凹式大门,门额署:以祯居。门联曰:以善为本;祯德传家。大门前以照壁墙周匝至内外横屋之间,以内横屋为界的间隔空间,形成宽阔的横向长方形门坪(禾坪)。堂屋横向天井之间设回廊,减柱造。下堂设三开间屏风门,现仅存石柱础屏柱与屏额,中堂屏风门亦如此。上、中堂前辟廊道连接横屋。内、外横屋设斗门,屋内为纵向长方形天井,设轩廊连接堂屋廊道。

      蒲风在坑美村黄氏世系谱中排行第十九世。蒲风生前卧室,位于左内横屋内侧第一开间,房内仍存蒲风生前使用过的书橱。

      此外,屋内仍存风谷车、砻、磨等客家传统农具。左外横屋有一棵古龙眼树。2002年蒲风之侄孙黄镜明在修葺左横屋时将内、外横屋前端作了改建。201210月,族人集资修葺屋顶瓦面。20139月,族人集资制作天井板等。

     以祯居,现存堂屋屏门损毁缺失,右横屋有桁桷腐蚀、断残,及有部分瓦面破损,墙壁坍塌。

     综观“以祯居”,建筑规模大气,风貌简约,整体建筑形制保存基本完整。近现代,以祯公后裔中还有不少迁往印尼、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各国谋生。在异国他乡,他们秉承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家国情怀,如黄仕新、黄锦荣、黄文华、黄学明等华侨,热心乡梓建设,捐资兴建村中各项公益事业。因此,保护好“以祯居”,对研究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客家习俗、客家迁徙、华侨史、蒲风烈士和开展爱国爱乡的教育活动、乡村文化旅游活动等,都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3、考察蒲风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以蒲风命名的果园

      蒲风烈士陵园,原建于坑美小学侧。1998年秋,由旅印尼华侨黄仕新出资迁建于今址—坑美小学校门前,与通往蒲风故居的村道仅一路之隔。陵园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周翠柏簇拥,庄严简朴。陵园题额:蒲风烈士陵园;门楼饰鹤顶格楹联:蒲园垂青史;风范照人间。陵园中央耸立一座“蒲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台基上镶嵌着由隆文镇人民政府、坑美管理区办事处撰写的“蒲风革命烈士生平简介”碑和蒲风遗像。该陵园保护完好。

      与坑美小学毗邻的“蒲风果园”,由旅印尼华侨黄仕新捐建于1984年,占地20多亩,所植柚果每年的收入用作坑美小学办学之用。

      此外,坑美村委会办公楼亦建在“蒲风果园”内。

      4、考察“以祯居”周边客家传统民居的分布及其现状

      隆文镇坑美村的客家传统民居,绝大多数为清至民国时期所建,且以黄姓人建造者为多。其中以坑美村麦元下黄氏“磐石楼”(中堂悬挂着黄莉蓉荣获“美国企业管理博士”的匾额)、“成裕楼”、坑美村湖洋背黄氏“世兴居”(围龙屋)、坑美村黄氏“宝谦楼”—较少见的四进式民居建筑、坑美村黄氏“萼记”旧时经营木材和承领木匠活的店铺、坑美村黄氏“晋诒楼”(合杠楼)、坑美村黄氏“登云楼”、与蒲风故居—以祯居遥遥相望的黄氏“能日楼”、与坑美村相邻的岩前村李氏“秉彝庄”等传统民居保存较为完好和较有特色。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在山坡、田边、溪傍……,所建屋宇,或依山就势、或临溪傍水,显现出整个村落的空间仍然保持着较为古朴的风貌。

      此外,我国著名电影《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的祖居“盛和楼”(楼下),惜己坍塌多年。

       5、坑美村主要客家民俗事项

     坑美村民风纯朴,村民仍保持传统的农耕生活。在岁时佳节、人生礼仪等生产、生活风俗上沿袭客家习俗。坑美村的主要民俗事项为祈福活动,其中,以黄氏二房族人为代表性的农历“七月十三”和以黄氏三房族人为代表性的农历“七月十八”;黄氏每年举行联宗祭祀活动,春分日前往蕉岭县祭祀蕉岭开基始祖黄氏始祖庭政先生佳城”;冬至日,则在梅城黄氏家庙祭祀列祖列宗。坑美村各姓氏村民在每年的秋季或初冬的农历九、十月举行“五谷神”巡村的祭神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客家民俗事项。

    采访人员在蒲风故居“以祯居”召开座谈会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革命烈士蒲风故居—以祯居,为“三堂四横”的客家传统民居。

    以祯居正大门

      以祯居屋前宽敞的门坪

       以祯居下堂、屏门、风谷车

        以祯居中、上堂间减柱造廻廊、天井口,上堂檐前连接横屋的廊道

         以祯居中堂、天井、廻廊

          以祯居中、下堂之间减柱造廻廊、中堂檐前连接横屋的廊道、天井口。

        从以祯居上堂向中堂、下堂、大门方向拍摄的以祯居堂屋构架


         以祯居大门门环、门坪。

      

               以祯居屋脊瓦面与天井口(局部)

           以祯居屋脊瓦面与天井口(局部)

              左内横屋右侧第一间为蒲风生前卧室(门额饰有红布,俗称:门红)

         左内横屋右侧第一间为蒲风生前卧室(门额饰有红布,俗称:门红)

          左内横屋迴廊、轩廊、天井。

                     左外横屋门前的古龙眼树、围墙外池塘。

                   右内横屋迴廊、轩廊、天井。

                      右外横屋天井、斗门。

                  以祯居后立面、“化胎”(花台)、周匝矮墙“化胎”(花台)界与村中小路禾坪围墙外池塘

          以祯居后立面、“化胎”(花台)、周匝矮墙“化胎”(花台)界与村中小路

                         以祯居屋前的龙眼树

                         隆文坑美村村门楼。门联曰:坑山永怀赤子意,美水长流故乡情。

                       坑美小学门前的“蒲风烈士陵园”和园内的“蒲风革命烈士纪念碑”

                         蒲风诗歌出版物之一

                   采访归途中迎着晚霞追赶太阳回家







推荐到博客首页 (3) |  复制链接 |  评论: 1 |  阅读: 3210 |  个人分类: 文物保护单位 |  系统分类: 情感•心情 |  发表于: 2016.07.02 23:17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回复 发布者:朱迪光
2016-07-04 18:41
梦游中国: 朱馆长竭尽全力,推介梅州,功不可没!
谢谢你的鼓励!

 回复 发布者:梦游中国
2016-07-04 13:04
朱馆长竭尽全力,推介梅州,功不可没!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