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保存密码
收藏 帮助

纪念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论文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究会论文

 

 行易知难  学易知易  知易行易

      ——弘扬孙中山思想研究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丘立才

 

    我曾在某次学术会议上说到,在广东的历史上,在广东的思想史上,广东出了三个思想家。第一个思想家是唐朝的慧能,他把西方印度传来的佛教成功地中国化,开创了南禅之宗,他不识字而由弟子记录撰写成的《六祖坛经》,成为佛家的经典,他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成了佛家“顿悟”的法偈,他与僧对话:“风动!幡动!非风动幡动,乃心动也!”“心动”成为思想界“禅学”的开山祖。第二个思想家是明朝的陈白沙,他把唐朝慧能的“心动”的“禅学”发展为“心学”,“心为道舍,心具万理”乃心学之主旨,并以“静坐求道”发展慧能的“顿悟”,把宋朝的“理学”发展为“心学”,“心理吻合,随处体认天理”形成了“江门学派”,他的“贵疑自得”“静养端倪”,他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影响学生湛甘泉,影响王阳明,乃至影响易白沙、毛泽东。第三个思想家则是指孙中山。孙中山把陈白沙的“心学”发展为“心知”,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发展为“行易知难”。孙中山如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下去,绝对是个大思想家。只是他矢志要成为一位政治革命家,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孙中山思想的核心是“行易知难”。他用了十大证据来论证:一为饮食,二为用钱,三为作文,四为建筑修屋,五为造船,六为长城与欧洲战场(包括筑城),七为开凿运河,八为电学,九为西方化学制造品、东方的豆腐、瓷器,十为进化。其意思是说,“做一件事很容易,但要知道当中的道理或原因却很难。”举个例子:就好像请泥水工匠建房子一样。你要他建起来,不难,时间问题而已。但你要他说出建房子时的一些建筑原理或者土木工程知识,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那么他就不一定知道。孙中山创立“行易知难”作为他搞革命的哲学理论依据。就是想告诉革命者:你要去搞革命,去打仗,不难。但你想要搞得成功,你就要知道怎么去搞,以后要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怎样才能成功。要真正理解这当中的道理,却很难。不是每个人都懂。只有先知先觉者的革命领袖才懂。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大体上,孙中山认为可分成“行先知后、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等几种类型,其中有的主要侧重于从认识的产生、来源方面说明知与行及其关系,作为革命领袖是先知先觉者,而群众则是后知后觉者,革命就是先知先觉觉后知后觉的思想过程。

    孙中山“行易知难”这一思想是在《孙文学说》的《自序》中提出来的,是在民国七年(1918)十二月三十日上海作“建国方略”的“自序”提出。序中倾诉了辛亥革命的辛酸:“溯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者,此固予之德薄无以化格同侪,予之能鲜不足驾驭群众,有以致之也。然而吾党之士于革命宗旨革命方略亦难免有信仰不笃奉行不力之咎也。而其所以然者,非尽关乎功成利达而移心,实多以思想错误而懈志也。”“此思想之错误为何?即“知之非艰,行之惟难“之说也。此说始于传说对武丁之言,由是数千年来,深中于中国之人心,已成牢不可破矣。故予之建设计划一一皆为此说所打消也。呜呼!此说者,予生平之最大敌也。其威力当万倍于满清。夫满清之威力不过只能杀吾人之身耳,而不能夺吾人之志也。乃此敌之威力则不惟能夺吾人之志,且足以迷亿兆人之心也。是故当满清之世,予之主张革命也,犹能日起有功,进行不已。惟自民国成立之日,则予之主张建设,反致半筹莫展,一败涂地。吾三十年来精诚无间之心,几为之冰消瓦解,百折不回之志几为之槁木死灰者,此也!可畏哉此敌!可恨哉此敌!”

    孙中山创立“行易知难”的思想,作为他搞革命的哲学理论依据。就是告诉革命者:你要去搞革命,去打仗,不难。但你想要搞得成功,你就要知道怎么去搞,以后要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怎样才能成功。要真正理解这当中的道理,却是很难的。不是每个人都懂的。所以心理建设、思想建设是头等重要的。他把中国传统的“知之非艰,行之惟难”,视之为“生平之最大敌”,从而把它改造为“行易知难”,高度重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盖以此为救中国必由之道也”。并指出此是治中国的大病“暮气太深,畏难太甚”之良方。

    孙中山提出的“知”与“行”、“难”与“易”的问题,是远古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恒问题。“行”与“知”的关系不碍有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行而知之。生而知之,众生平等,是人生下皆知,皆易能行。而残疾故障人士就艰难地生存行走,社会必须给予特殊照顾。行而知之,各人所处的时间空间不同,难易程度也就不同。中国读书人传统的读本《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就包含了“学而知之”,又包含了“行而知之”。重点在学而知之”。也是《论语》开门见山告诉人们:“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社会前进的着力点在于“学而知之”。中华民族的祖先给后人发明了“易经”、“易学”,所以就要学易知易,知易行易。

    易学是日月之学,易学是明白之学,易学是医药之学。易学是日月之学。“易”字的形,上部为“日”下部为“月”。“日”,为阳;“月”,为阴。日月变化,阳阴变化,称之为“易”。日月交易,阳阴交易,是生万物,万物生长靠阴阳。“易”字的形,上部为“日”下部为“勿”。“日”,“实也,光明盛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光明盛实的太阳会变动,地上所竖的旗游也会移动,这种天地的变移,就称之为“易”。易学是研究日月宇宙的学问。易学是明白之学。上部为“日”下部为“月”。“月”在两“日”之间,懂三日(晶)的变化,是为“明”;而将“日”为之一撇,撇去“日”是为“白”。既懂“日”又懂“月”,还懂“日”“月”的变化,那就真正明白了。人生活在地球上,人人都明白地球围绕着太阳转。明白白天是“日”,夜晚是“月”;白天干活,夜晚睡觉。这一宇宙规律必须人人明白的,必须遵循的。易学还是医药之学。人在自然界生活也有“疫”病会流行于人们中间,“易”不但与“癔”、“疫”同音,也与“翳”、“益”同音,说明“易”是能医治人与“日”“月”不适的疫病。“易”的核心是“爻”,“爻”与“药”同音,阳爻与阴爻相互平衡,勿药而疫病除。因此,易学是医药之学,中医的《黄帝内经》是《易经》在人体疫病的医治的具体体现。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关键在于明白把握易道。把握了易道就能驾轻就熟,简易到不能再简易了。易道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道是:一划开天,阴阳辟地,女男产人。立天之道乃旡有,立地之道乃阴阳,立人之道乃女男。立天之道乃旡有,旡中生有,化有为旡。立地之道乃阴阳,地球东半球为阳,西半球为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生长靠阴阳。立人之道乃女男,男婚女嫁,繁衍后代,父教母育,顺天应命。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初知有“三易”。《易经》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的一部书,也就是说,是研究自然、社会、人类等发展变化的一部书。学本知本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连山易》、《归藏易》或为秦火,已佚,深为遗憾!《连山易》、《归藏易》虽佚,仍有迹可循。《易经》最早是以艮卦为首的《连山易》,又称《列山易》、《烈山易》,是炎帝时代的作品。接着是以坤卦为始卦的《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作品。中国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时代:水的时代、木的时代、火的时代、土的时代、金的时代。炎帝为火的时代,火的时代是人类能使用火的工具,并发明使用符号,遂使人类真正告别了动物,以《连山易》为代表。黄帝为土的时代,由火的时代向土的时代过渡,作为亚文明理论的指引,以《归藏易》为代表《连山易》是有符号无文字的作品,《归藏易》是有符号无文字向有符号有文字过渡时的作品,《周易》则是有符号有文字的作品,由土的时代向金的时代过渡,作为文明理论的指引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初知有“三易”。知本行本有三易:变易、简易、不易。一、“易”乃变易。“易”是飞鸟的形象,而且“易”与“翼”同音,可以由“易”连想到飞鸟不停止动的双翼,这是取运动,变化的意思。“易”又是“蜥蜴”的“蜴”,蜥蜴的保护色随着十二时的变化而变化,以象征宇宙森罗万象的千变万化的意思。“易”又是由“日”、“月”两个字合成的,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所以“易”又代表阴阳运动的变化规律。因此,“易”最根本的意思是变易。由阳变阴,由阴变阳。《易经》很重要的是研究阴阳的变易。由极变太极,由太极变阴阳两仪,由阴阳两仪变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由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变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重叠而变成六十四卦,以六十四卦表示万事万物的变化。

二、“易”乃简易。所谓简易;就是简单地掌握了爻、卦、位,就可以读懂《易经》。先谈爻,一部《易经》简单地由▅▅▅▅▅和▅▅ ▅▅这两种称作阳爻和阴爻的符号组成,爻为易学的基本原理。次谈卦,卦起源于古天文学,“卦”字“从圭从卜“,从圭,土圭也,用泥土堆垒而成,来测日影;从卜,则是测日影不用土圭,改用八尺标竿代之,为保标竿的垂直,标竿上挂一条绳子,绳子下悬一重物,故象“卜”字,卜为易学的应用技术。一部《易经》就是简单地由八卦(称经卦),两卦相重为六十四卦(称别卦)而组成。要读懂《易经》最基本的是要瞭解八卦所象征的自然物。后谈位。各爻在卦中的位置叫做“位”。八卦中三爻之位分别为天、人、地三位。六十四卦中六爻之位分别为天之有、人之女男、地之阴阳六位,即五爻六爻为天位,三爻四爻为人位,初爻二爻为地位。空间与时间相吻合,则初爻、二爻为人事物的潜伏、出现阶段,三爻、四爻为人事物的生长、以展阶段,五爻六爻为人事物的高潮、结局阶段。

三、“易”乃不易。变化不易的大宇宙,都具备法则性,整然有序,循环不已,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小宇宙中人的运命,也同样的具有法则性;所以说”不易”。《易经》的不易表现在:用阳爻▅▅▅▅▅和阴爻▅▅ ▅▅把握事物的符号不易。而卦中六爻位表示天位在上,地位在下,人位在中,三位不易。六爻位即变化:由太极变两仪(阴阳),由两仪变四象(太阴、少阳、少阴、太阳),由四象变八卦(坤、艮、坎、巽、震、离、兑、乾),由八卦变十六卦,由十六卦变三十二卦,由三十二卦变六十四卦,这“六变”不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尽管有不同的方式,但六十四卦所表示的意义不易,且六十四卦无限循环的意义也不易。总之,整个宇宙的规律法则为:生死不易,阴阳不易。旡中生有,化有为旡,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生长靠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阴阳阳,阳阳阴阴。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深知则有“八易”。学本知本有八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兑易》、《坎易》、《震易》、《巽易》、《离易》。易经最早是以艮卦为首的《连山易》,接着是以坤卦为始卦的《归藏易》,跟着是以乾卦为首卦的《周易》;应有以兑卦首卦的《兑易》,接着是以坎卦为始卦的《归藏易》,跟着是以震卦为首卦的《震易》;还应有以巽卦为始的《巽易》,最后是以离卦为首的《离易》。《连山易》、《归藏易》已过、已佚。自公元前1144年西伯姬昌囚于羑里演易了《周易》,周易思想作为学界主流至今已有3160年。《周易》以乾卦为首的易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奠基提供了理论指导,乾为天,《周易》为周朝统治800年天下提供了指导思想,周易思想的核心是“三天主义”(即以“天子”授“天命”治“天下”)。乾为天,乾为龙,乾卦就是龙卦:潜龙、见龙、乾龙、跃龙、飞龙、亢龙、群龙,中华民族号称为“龙的传人”。周易发展至现代化的今天,“周易”当易,“兑易”当立。“兑易”是以兑卦为首的易学,到了21世纪《周易》当易,《兑易》当立。苍天变易以兑易始,地球变易以海洋始,人伦变易以少女始。兑易—税易—说易—悦易。兑易思想不但对中华民族有喜悦之引,对全人类也有欣悦之导。按宇宙易理发展,还会出现以坎卦为首的易学《坎易》,也会出现以震卦为首的易学《震易》,更会出现以巽卦为首的易学《巽易》,最终会出现以离卦为首的易学《离易》。届时,或许人类会“离”开地球到另个星球生活,或许人类会进化成更高级的动物,那是非今之所知了。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深知有“八易”。知本行本亦有八易:前述初知有“三易”:变易、简易、不易,再加上交易、反易,对易、移易、转易这五易,共有八易,知之行之,不至陷于迷途。君不见在时空坐标中,顺着前进,不亦易乎?时间:冬春之交、春、春夏之交、夏、夏秋之交、秋、秋冬之交、冬;空间:东北、东、东南、南、南西、西、西北、北。现将交易、反易,对易、移易、转易这五易,续前“三易”简述如下。

四、“易”乃交易。交易就是阴交乎阳,阳交乎阴。《易经》本身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其中的阴阳都是变化着的,于是阳往交易阴,阴来交易阳。八卦就是阴阳交易而成,乾卦 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老阳和阳而交成;兑卦 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老阳和阴而交成;离卦 是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少阴和阳而交成;震卦 是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少阴和阴而交成;巽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少阳和阳而交成;坎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少阳和阴而交成;艮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老阴和阳而交成;坤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老阴和阴而交成。阴爻阳爻是如何交易成六十四卦的。可从乾卦 出发,交阴而成,也可由坤卦 出发,交阳成六十四卦。

五、“易”乃反易。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相反相成,阴阳、刚柔、动静、大小、顺逆、内外、往来、上下、方圆、进退、屈伸、远近、新旧、福祸、死生、有,左右、高低……无不相反相成。有相反就有运动,就有变化。《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不由相反交易而成。六十四卦中乾卦 、坤卦 、坎卦 、离卦 、大过卦 、小过卦 、中孚卦 、颐卦 ,这八个卦的卦体颠过来倒过去,反过来反过去都不变。实际上大过卦是兑卦的正反,小过卦是震卦的正反,中孚卦是巽卦的正反,颐卦是艮卦的正反。而其它五十六卦从俯仰角度来观察就产生了反易卦。最明显的反易是泰卦和否卦,否极泰来,泰极否来。

六、“易”乃对易。八卦方位图:乾坤两者相对,天地相对;兑艮两者相对,泽山相对;离坎两者相对,火水相对;震巽两者相对,雷风相对。由此观之,对易就是比其阴阳,絜其刚柔而对观之。由八卦而对易为六十四卦,其对易的情况如下:乾卦 对易而为坤卦 ,夬卦 对易而为剥卦 ,大有卦 对易而为比卦 ,大壮卦 对易而为观卦 ,小畜卦 对易而为豫卦 ,需卦 对易而为晋卦 ,大畜卦 对易而为萃卦 ,泰卦 对易而为否卦 ,履卦 对易而为谦卦 ,兑卦 对易而为艮卦 ,睽卦 对易而为蹇卦 ,归妹卦 对易而为渐卦 ,中孚卦 对易而为小过卦 ,节卦 对易而为旅卦 ,损卦 对易而为咸卦 ,临卦 对易而为遁卦 ,同人卦 对易而为师卦 ,革卦 对易而为蒙卦 ,离卦 对易而为坎卦 ,丰卦 对易而为涣卦 ,家人卦 对易而为解卦 ,既济卦 对易而为未济卦 ,贲卦 对易而为困卦 ,明夷卦 对易而为讼卦 ,无妄卦 对易而为升卦 ,随卦 对易而为蛊卦 ,噬嗑卦 对易而为井卦 ,震卦 对易而为巽卦 ,益卦 对易而为恒卦 ,屯卦 对易而为鼎卦 ,颐卦 对易而为大过卦 ,复卦 对易而为姤卦 。六十四卦对易构成三十二对。

七、“易”乃移易。所谓移易,是指卦内的阴阳爻的移动,其移动是有规律的,即阳升阴降,阳爻上升,阴爻下降。一般来说,阳爻上升至第五爻,阴爻下降至第二爻,就是移易至正位。乾卦和坤卦全部都是阳爻或阴爻,它的移易是这样的:象征阳阴的乾坤二卦是代表天地生成万物之源,乃是基本卦,它的移易是这两卦的爻位互易,乾卦九二升于坤卦六五爻位则成坎,坤卦六五降于乾卦九二爻位则成离,而坎离两卦为上经之终;坎离二卦相配合,又成为既济(离下坎上)和未济(坎下离上)两卦,为下经之终。因此,乾坤二卦中阳阴爻位的升降,乃为八卦与六十四卦移易的基础。

八、“易”乃转易。转易(周转易)分为内转易和外转易。先谈内转易。一卦六爻之中,除上下两卦之外,另有第二、三、四爻组成一个新卦,第三、四、五爻组成又一个新卦,人们称之为互体。反之,由第五、四、三爻组成一个新卦,第四、三、二爻组成又一个新卦,人们称之为转体。互体和转体合称为内转易。内转易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每卦的第二爻至第五爻需要有变化。卦体第二爻至第五爻无变化的有:乾卦、坤卦.夬卦、姤卦、剥卦、复卦、颐卦、大过卦,这八个卦。再谈外转易。外转易在每卦的六爻中开始,万事万物都是由初爻(潜伏)、二爻(出现)、三爻(生长)、四爻(发展)、五爻<高潮)、上爻(结局),这样不断地循环周转变化的。而六十四卦循环周转变化的规则,分伏羲先天周转易和文王后天周转易。伏羲先天周转易是从乾卦开始,坤卦终结,标志着自然界的易成,是自然的周转规律。文王后天周转易是从乾坤卦开始,以未济卦终,除有自然的周转规律以外,还有人伦的周转规律。自然界如此周转循环不已,人类社会是否也如此周转循环:水的时代、木的时代、火的时代、土的时代、金的时代、气的时代,是否又周转循环:水、木、火、土、金的时代,或是人类消亡,或是人类移殖,或是人类进化,这还要看人类历史未来的发展给予验证。

    不管人类历史未来的发展如何,把孙中山思想的“行易知难”,弘扬传播发展成“学易知易”、“知易行易”,让人类简易地学之、知之、行之;并付之以行动,兑之、税之、说之、悦之地幸福生活着、前进着。


推荐到博客首页 (1) |  复制链接 |  评论: 0 |  阅读: 4558 |  个人分类: 无分类 |  系统分类: 思想•时评 |  发表于: 2016.03.12 10:30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评论


表情 超链接
操作中,请等待...